第250部分(第2/4 頁)
一會兒若是滅不了,小心你的皮!”
“嘿嘿,乾孃儘管放心就是,我的本事你還不知道嗎。”
……
第二天早朝,百官還未啟奏,李隆基忽然下旨,任命李光弼為平亂大將軍,率領精兵十萬,負責平定各地起義亂軍。
“陛下,區區叛軍,何必專門從邊疆抽調將領,況且那李光弼年輕資歷淺,恐怕難當大任。”
李林甫連忙出列,提出異議勸諫。
“陛下,宰相所言極是。”
楊國忠出列,也是複議反對。
只要他們二人一起進言,李隆基大多都會應允,就算當時不允,多少也會有所動搖。
“此事朕已經決定,不必再議。”
但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李隆基竟沒有絲毫猶豫,完全不給李林甫和楊國忠保留顏面。
“此次平叛,一切事宜交由李光弼全權決斷,各地官員需全力配合,如有不從或者懈怠者,可先斬後奏!”
緊接著,李隆基又下了一道聖旨。
聽到這話,滿朝文武俱是大吃一驚,這權利未免放的有些太大了,難道就不怕李光弼擁兵自重?
“皇上聖明!”
不過這樣一來,掃平叛亂就容易多了。朝中忠臣一陣高興,連忙跪地高呼。
“皇上聖明!”
其他臣子也紛紛跪地奉承,李林甫和楊國忠眉頭緊皺,但此時也是無能為力。
早朝結束,聖旨便出了長安,八百里加急送到邊疆李光弼手中。而直到現在為止,李林甫和楊國忠都還不明白,李隆基為何如此信任器重李光弼。
甚至李光弼接到聖旨,也是一陣蒙圈。但緊接著反應過來,不禁又是大喜,終於到他一展抱負的時候。
接下來,李光弼統領大軍,開始奉旨平定叛亂。
這次各地起義,是由梁山牽頭,而此時也以梁山規模最大,攻佔大量城鎮,兵力已經達到十萬以上!
李光弼率軍平亂,但並沒有直撲梁山,而是從小規模亂軍開始。率領十萬大軍,以獅子搏兔的架勢,全力出擊迅速平定小股亂軍。
得勝之後,所得物資充歸軍餉,俘虜則打亂編制編入本部,壯大軍隊。這樣一來,兩個月後幾仗下來,李光弼的軍隊非但沒有減少,反倒越發壯大。
一時間捷報如同雪片般飛入長安,李隆基大為歡喜,朝臣也是一片喜氣。唯獨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一個個暗暗皺眉,擔心李光弼趁此機會做大,日後影響他們的權勢。
與此同時,看著李光弼勢如破竹,迅速平定各處叛亂,佛教也坐不住了。照這種情況下去,恐怕用不了兩三年,全國就平定了。
如果是這樣,對日後安史之亂的幫助就不大了。畢竟中間隔了七八年,足夠大唐恢復一些元氣。
“必須除掉李光弼!”
眼下情況,這是最直接有效的做法。
但李光弼現在是大將軍,手下十幾萬大軍,有軍民意志加身,佛教大能也不能直接對他出手。況且此時他極為關鍵,暗中也有道教高手守護,絕對不會讓他出現差池。
所以還要從朝堂入手,唆使以李林甫和楊國忠為主的奸臣。頻繁上奏摺誣陷李光弼,說他貪贓枉法,甚至告他擁兵自重有謀反意圖。
大量奏摺湧來,尤其是李林甫和楊國忠說話,還有楊玉環吹枕邊風。這麼大的力度,按說李隆基該多少有些在意。就算不撤了李光弼的職,也得削弱他的許可權。
但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李隆基竟然沒有絲毫動搖,但凡參李光弼的奏摺,他看都沒看!
甚至到了最後,李隆基直接下旨,誰在參李光弼,就是置大唐安危於不顧,直接治罪!
這樣一來,朝中反對的聲音瞬間平息,而與此同時眾人不禁越發疑惑,李隆基為何有如此大的轉變?
“米小俠?米小俠!”
直到一段時間之後,佛教這才徹底弄清楚,李隆基之所以如此,竟然是米小俠在背後授意。
當知道這點之後,不禁恨得牙根癢癢,緊接著便有佛祖來到積雷山。
………………………………
439 江南來援
“嘿嘿,好歹我也是你的長輩,師侄連杯茶水也不給喝嗎。”
摩雲洞中,比盧遮那佛坐在那裡,笑嘻嘻看著米小俠。
“實在不巧,近日山中泉水用光了,實在連一滴開水也沒有。”
米小俠笑笑,然後端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