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第2/4 頁)
融獵手終於對馬來西亞下手了。馬來西亞的經濟比較發達,但金融基礎薄弱,債臺高築,且銀行系統並不健康。
十幾年來積累的風險,在這一刻都成為了讓大堤崩潰的蟻穴。馬來西亞是一個市場相對開放的國度,這成為國際遊資的出入提供了便利。
這次金融入侵,相比於十餘年前的金融風暴更加來勢洶洶,而且水平更高,醞釀的時間更久。這些金融界鉅子對馬來西亞研究了十幾年,準備了五年,攜上千億美元,運用各種金融槓桿展開了狂轟濫炸。
大量的馬來貨幣被拋售,馬來西亞一千三百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很快就消耗一空。一週之後,馬來貨幣吉令對美元貶值百分之三十。
後續的發展張均沒再關注,因為他每天都接到眾豪門的邀請。國際炒家們來勢洶洶,讓眾富豪們都意識到了不妙,可惜已經難以作出有效的反擊了。
不過張均對於這些邀請一律拒絕,他尋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潛心修煉,等待一切塵埃落定。
兩個月後,馬來西亞貨幣股市、樓市、貨幣全面崩盤,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不過,此時的國際背景與十幾年前大不相同了,這一危機處於可控制範圍之內,只在東南亞諸國之間漫延。
馬來西亞百分之十的公司倒斃,大量的商人破產,無數人失業。國家貨幣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隨之而來的是暴亂與大規模流行暴發,整個國家似乎一下子就陷入了大混亂。
張均經歷兩個月的修煉,龍虎神罡的修煉進步大,從下品一躍步入中品,與他的中品龍虎真罡並駕齊驅。
出關之後,他才開始關注馬來西亞的金融危機。在老德普的刻意關照之下,袁家的利益完全與南洋勢力捆綁在一起,這次危機讓袁家損失慘重,已經瀕臨破產,苦苦支撐著。
對形勢作出分析之後,張均終於肯和眾豪門大佬相見。見面的地點由郭氏提供,一處度假的山莊。有資格參與這次聚會的人,都是南洋各國的鉅富,比如馬來西亞的郭壽年,印尼的林明鋒,新加坡的曹敬靈等人。
這些鉅富的臉色都不太好看,危機已經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家族利益。不僅他們,整個南洋經濟都陷入了混亂和低潮,看不到光明。
郭壽年嘆息一聲,說:“大先生,我後悔當初未能聽信你的警告,今天特地前來,請您指點迷津。”
眾富豪紛紛附和,眼巴巴地看著張均,希望他能出建議。想當初,張均都提醒過他們,可惜沒有一個人聽信,現在都後悔莫及。
張均淡淡道:“這是一場劫難,沒有人能逃開。現在要做的,就是恢復元氣。這幾日,我觀望南洋,發現袁家氣數已盡。“
眾人都年老成精,一下就明白張均話中含義。他們互相看了一眼,老邁的林明峰問:“大先生,袁氏精通玄門手段,恐怕不好得罪。”
張均淡淡道:“袁家真正的高手都已經死掉,你們不必擔心。我想以你們這些人的力量,一旦聯合起來,把袁家五馬分屍就在一念之間。”
“吃掉袁家上千億美元的資產,你們就可以恢復部分元氣。下一步,就是穩妥經營,危機不會持續太長時間,五年之內便可恢復。”張均道,這個結論是老德普告訴他的。
這次小聚會結束之後,南洋各國居然口徑一致地開始討伐起金融危機的原因,討論來討論去,袁家旗下的一些企業然成了罪魁禍首。
於是,各國政府下令查封袁氏企業進行拍賣,並抓捕袁氏成員關入監獄。短短一週時間,龐大的袁氏商業帝國轟然倒塌。
只有很少的人知道,讓袁氏滅亡的原因居然是一個人的一句話而已。
當然,張均在此過程中也有收穫。眾富豪默契地把袁氏的銀行業務剝離出來,出讓給了張均。一個名叫神農資本的歐洲企業進入南洋,對袁氏的銀行業進行了收購。
神農資本隸屬於神農銀行,註冊資金一百億美元。它收購袁家的銀行業務之後,進行了一系列整改,並聯合林家、郭家、李家等十大豪門,新成立了東南銀行集團。
東南銀行與東盟華商會關係密切,於是它在南洋各國的發展極其順利。未來三年內,東南銀行將發展成為東南亞第一大銀行。
對東南銀行,神農資本持股百分之三十五,其餘股份由南洋十大富豪分持。
東南銀行成立一月後,張均回國。南洋之行,他的目的全部達到,即清除袁家並與南洋的富豪們建立聯絡,其中東南銀行成為他與那些人之間的關係紐帶。
回國後,張均首站雲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