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實乃修仙法門,武道合一,實可自喜。此法秉從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化萬物之道,上善若水便是一,此功修成,內力如水。水善變化,與萬物不爭,與世上萬般武功皆無衝突。修成之後,真氣激盪,但卻並不可用,需另習其他武功,方能克敵。以此功為根基,天下武功,皆可迅速學會,且能發揮其最大威力,惜哉,此功修成極慢、極難,一切全憑造化。落款為:上善老人留印。
接著便是修煉法門,如何摒除雜念,如何提氣,如何運功……後面又有如何聚精,如何煉精、如何化氣等等,從內功修煉,到仙真修煉,足足千餘字。
緊接著下面還有一段小字:“上善若水功,百年來無人能成,餘之師兄弟姐妹,修煉二十餘載,不過只得皮毛。餘僥倖有成,思之再三,終有所悟,不外乎有三點苛求:一,年幼心純,未修其他功法。二,須有直接傳承,即獲得若水劍。三,具有仙根。落款只有一字:遊。
小孩如何修煉暫且不提,書中自有交代。
楔子到此結束,說一下本書的設定。
武功境界一般高手不說了,能夠列入的境界,從低到高:一流,絕頂,登峰造極,仙武之境:又稱半仙。
修仙等級分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四個大步驟。
其中煉精化氣為小成有為,煉氣化神為中成有無之交,煉神還虛為大成無為,煉虛合道成就天仙。
其中煉精化氣分為:煉精、化氣、聚氣三個等級。此階段便是人仙。
煉氣化神分為:練氣、化神、元神三個等級。此階段是地仙。
煉神還虛分為:煉神、還虛、陽神三個等級。此階段是神仙。
煉虛合道分為:分神、合體、天仙三個等級。此階段是天仙。
人間的仙人從低到高為: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
天仙之後,道上有功,人間有行,功行滿足,便可受天書以返天宮。此階段的仙人分為:天仙,玄仙,上仙,仙真,天尊。
所以總的等級就是:一流高手,絕頂高手,登峰造極,仙武之境,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玄仙(又稱仙王),上仙(又稱大羅金仙),仙真,天尊。
一共十三個層次,其中鬼仙和人仙乃是相對的,人仙實力稍微高出一點點,並無太大差距,其餘每個層次都有巨大的差距。
本書乃是仙俠與歷史結合,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仙,並不多見,乃是超然存在,隨著劇情發展,仙、神、妖、怪等等都會出現。
第零零一章 華鎣山 金猴戲精兵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天庭一位仙女站在池邊,手中拿著一柄梳妝鏡,對鏡梳妝,忽然瞥見下界一座山脈,景色秀麗,令人目眩。一時出神,手中的梳妝寶鏡滑落而下,掉落在華鎣山之中,沾染山脈地氣,再也取不回去。那寶鏡一落,瞬間化作一汪池水,鏡上浮雕,化作一個個小島,其中以月亮島為最,從此,便有了天池湖。
時值元順帝至正十四年春,距離紅巾軍起義,已過三年。三年之中,群雄並起,張士誠也於去年稱王,天下正亂。
天池湖周圍群峰並立,天地靈氣在此匯聚,天池湖水,猶若明鏡,波瀾不驚。那月亮島之上仙霧滾滾,令人難見其貌。
一個少年,年約十六七歲,正當喜樂無憂之年,但眉目間卻隱隱有懊悶之意,他立身天池湖畔,望著那仙氣氤氳的湖面,一時之間,竟似痴了,良久才自語道:“光陰如箭,不知不覺,十年已過,不知外界究竟如何了?”
他上身**,胸膛刺著魔紋般的紋身,下身只有一件斑斕虎皮在腰間圍著,赤著雙腳,但全身上下甚是乾淨。
“吱吱!”
身後的林中忽然傳出一陣叫聲,一團金光在樹間騰挪,敏捷靈活,如履平地,眨眼間來到少年身旁,定下身形,竟是一隻毛似金絲的小猴!
小猴身長不足一尺,眼珠亂轉,甚是靈動,來到少年身後,忽然躍起,順著少年身子爬上了他的肩頭。
“小金,你又頑皮了。”少年微微一笑,伸手在小猴的頭上拍了一下,笑道:“如今‘上善若水功’我已練成,這便要下山去了,你隨我去麼?”
他一直被困山中,只有一個小小洞口,唯有小金能夠出入,那洞中有天池之水,小金也每日送來果子,倒也不會讓他餓死。
隨著修為精進,後來已能辟穀,每日喝上一些天池之水,便足以維持生計。
十年修煉,“上善若水功”終於大成,這才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