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部分(第3/4 頁)
大危機的序幕而已。要知道歐豬國家中西班牙和義大利的規模是希臘的十幾倍,它們才是核心問題所在,義大利可是歐盟第六大國,一旦債務違約,數目將高達數千億歐元,到時連歐盟都難以挽救。
前世裡,歐盟為拯救這些劣等生,前後投進去了萬億歐元援助資金,依然是費力不討好,雖然沒有一個國家再破產,但苛刻的援助條件是以傷害普通百姓rì常生活水平為代價的,激起了極大的民憤,甚至不少接受援助國家還把出資最多的德國批評為現代納粹,讓接受援助國民眾置於水深火熱之中。
塞普勒斯這座地中海東部旅遊勝地,就是繼愛爾蘭之後,又一個被迫接受歐盟援助款的國家。塞普勒斯國情特殊,二戰前曾長期隸屬於英國管轄,但島上居民大部分分是近鄰希臘和土耳其的後裔,因此該國受希臘的影響很深。
這座希臘神話中作為美神維納斯誕生地的小島,原本長期支柱產業只有旅遊業和漁業。並且該國命運多舛,1960才擺脫英國殖民統治**,1974年就爆發了希臘支援的軍事政變而得罪了另一鄰國土耳其,導致土耳其派兵軍事幹涉,要不是美國這個北約老大親自出面調停,這兩個北約盟國就會因為為塞普勒斯刀兵相見。
塞普勒斯由於土耳其的壓力被迫分為希族和土族兩個聚集區,聯合國維和部隊一直擔負著將兩族分開的職責。內無資源,外有戰爭壓力的塞普勒斯只好走上另一條發展道路,出臺優惠稅收吸引外國投資,放寬金融監管以打造塞普勒斯國際避稅和金融中心地位,並積極加入歐盟和歐元區。還立法規定只要在塞普勒斯投資30萬歐元就能獲得該國簽證,等於變相提供投資移民承諾,可以成為歐盟公民,引來了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大批投資者。
這些政策讓塞普勒斯迅速從歐洲崛起,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但也為塞普勒斯金融業畸形發展,規模超出GDP8倍,埋下了巨大風險隱患。由於塞普勒斯和希臘的特殊關係,金融海嘯機前,塞普勒斯最大幾家銀行購買了大量希臘債券,同時希臘不少富翁貪圖塞普勒斯銀行的高利率,也紛紛將錢存入塞普勒斯銀行內。希臘危機爆發後,塞普勒斯被視為金融避風港,許多希臘人想保住財產,更是加快了資金流向塞普勒斯的速度。
但實際上,塞普勒斯銀行也因為次貸和希臘債務危機有了巨大虧空,自身都難保又如何保證儲戶的利益,最近塞普勒斯最大幾家銀行都傳出瀕臨破產訊息,高達數百億美元存款岌岌可危,銀行擠兌風聲四起,這與冰島破產前的一幕何奇相似。
這一世由於楊星推波助瀾,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竟然同時爆發,兩場巨大海嘯的綜合作用構成了一場完美風暴,危機的深度和廣告超出了前世,現在歐美普通民眾都深切體會到危機對自己生活的影響。冰島和希臘等國失業率已高達50,生活水平急劇下降,好在歐洲國家還有些一定經濟頭腦,經濟好時知道把部分餘錢放如各種基金裡,現在發生危機,也能保證民眾一段時間不會飢寒交迫。可是誰都不知道危機何時結束,光靠基金維持生計畢竟不是長遠之計,因此他們只好拉下臉來求到了楊星門上,
章節目錄 第八百零六章 富可敵國
由於金融海嘯威力巨大,不但把眾多歐美金融巨頭掀翻在地,就連歐美的實體行業也開始受到影響,處於漩渦中心的歐美普通民眾最深切體會到了危機給rì常生活造成的損失,冰島和希臘等國失業率高達50,店鋪大量關門,超市裡曾經琳琅滿目的生活用品因為價格高昂而問者寥寥,許多人不得不節衣縮食,甚至忍受飢寒交迫之苦,這真是辛辛苦苦二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啊!
除了危機對普通老百姓造成的損害外,這場金融海嘯還造成了親密盟友美歐之間深深的裂痕。美國金融機構除了深陷次貸危機泥潭外,被視為理財能手的投行和最有信譽的信用評級機構都受到了處在歐債危機眾多歐盟的強烈指責。
歐盟對於當初包括高盛銀行在內的投行聯合希臘、義大利等國,採取“特殊賬務”處理手段滿足加入歐盟標準的手段,這就是徹頭徹尾的欺詐,歐洲議會對此窮追猛打,發誓要讓高盛付出代價,高盛很可能要支付高額罰款才能了結此事。身為投行老大的高盛都自身難保,瀕於破產的兩房和美國國際集團等更是成了千夫所指物件,因為它們導致了大批歐洲投資者損失慘重,甚至成了許多歐洲金融機構倒臺直接導火索。
另外在這次歐債危機中,來自美國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的降級通告更是被歐洲人認為是一道道催命符。由於美國三大信用評級機構對國家和企業評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