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任倩作為人材引進,自然有她的長處。歐陽建南一度還對她想入非非,做了幾次摸摸小手的小動作。
不過,剛出校門的任倩卻還保留著校園裡的單純和青澀,不為他這樣的動作所動,後來,隨著兒子的追求,歐陽建南自然得擺出長輩的派頭,但雙方相見,卻總有一些無言的尷尬在心頭。
彭佳?剛才邱忠好象提到彭佳在新聞熱線上班?歐陽建南今天老聽到這個名字,耳朵都要起繭了。因此,這時候閒下來,就不由地想起她。
歐陽建南趕緊拿出邱忠給他的新聞部主任候選人名單的資料,沒想到,彭佳的名字還真在裡頭。看來她的業務能力很好,才幹記者兩年,不光省市獎項拿到手軟,連國家級獎項也被她爭取到了。
撇開其它因素來說,這位彭佳從工作上還是蠻有實力的。她是周林副部長點名的人,但現在卻被調去做新聞熱線,這是為什麼?
歐陽建南知道新聞熱線的名頭好聽,其實只是一項形象工程,許多接聽到的所謂新聞線索,都是被各部門踢皮球一般踢來踢去難以解決的老大難問題,雖然新聞部也會從中擇取做幾條新聞,但都是些不痛不癢的,比如哪裡倒了棵樹,擋住了人行道,有關部門沒有及時來清理;哪裡挖出了一座古墓……
一個有素質的記者,並且還是一個沒什麼背景的記者,還是一個沒什麼背景的女記者。雖然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周林有提過她的名字,直白地要把她放到新聞部主任的位置上,可是這內部調整的訊息走漏風聲後,打電話來要求關照自已人的處級領導多了,有些地位也與周林不相上下,甚至超過他的。
蔡曉輝雖然也關注這次換主任的事,但他卻只在硬體上為彭佳打造機會。混跡官場多年,他知道這樣的事只能不動聲色、不露形跡,否則,如果直接提彭佳的名字,要歐陽建南對彭佳進行提拔,那恐怕反而會適得其反。
從蔡樂怡對他叮囑中,他認為蔡樂怡並不想把這事搞得近人皆知,而是做成以工作業績被提拔為最好。蔡曉輝知道把硬體卡好,彭佳肯定能入選。稽核名單會送到自已手裡,最後還有一個面試關,這幾項措施一做,蔡曉輝覺得十拿九穩,就沒有直接和歐陽建南提彭佳的名字。
所以歐陽建南覺得彭佳只是和周林有牽扯,倒也沒有往蔡曉輝身上想。他從邱忠口裡得知,彭佳是得罪了鄭傑超才被弄來做新聞熱線的,頓時心裡又多了幾分對彭佳的輕視,看來她和周林也不是很鐵的關係,要不,鄭傑超也不敢調她去做新聞熱線了。
雖說如此,歐陽建南對鄭傑超又暗暗忌恨了幾分,人員調整也不是他一個新聞部主任說了算的,上面還有總編室還有局務會呢,太不把領導當回事了。這更堅定了歐陽建南拿下鄭傑超的心。
本來,歐陽建南對拿下鄭傑超還有點小不自在,畢竟是出於自已的私心,但接連發生這幾件事,讓歐陽建南對鄭傑超的印象更是壞到了極點,站在公務的角度,歐陽建南絲毫不用臉紅,也是需要把鄭傑超換掉的。
鄭傑超在七樓還沉浸在剛才沒有及時派工的打擊中,要知道,別的科局的小會沒關係,遲到一下也是常有的事,可這次是市裡老一開的常委擴大會啊,每一位與會者都是能隨時把他捏扁的人物。
在新聞部幹了這麼多年,鄭傑超也想再進一步,最近也在積極活動,爭取市管後備幹部的名額。別看鄭傑超只是小小一個部門負責人,但所掌握的權力利用好了,發揮足了,也能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並且達到以一個小支點撬動大地球的能量。
每個人在不同層面上都會有不同層面的資源,就象今天,鄭傑超把彭佳做的矽肺病新聞扣下,南陽縣的縣長就欠了他一個大人情……當然,除了負面新聞可以藉機揩油、種人情外,正面新聞運用得好,也是一種絕佳的手段,比如,縣一級領導班子調整時,如果能在市電視臺經常性地為自已縣的工作業績露露臉時,就能多被領導記住,創造為自已升遷有利的輿論環境。
所以,這麼多年苦心經營之下,鄭傑超也有一些縣處級的“朋友”,如今已經進入市委市政府的領導班子,不乏市委常委或副市長之類的實權人物。
當然,這樣寶貴的人情鄭傑超自然不會運用到處理這樣的小事上,要知道,人情薄如紙,用一次薄一次,這些人情,是鄭傑超到最關鍵時刻才要拿出來的。
事情從哪裡發生,還得從哪裡解決。鄭傑超靈機一動,撥打了市委書記的秘書張仲喜的電話。他和張仲喜是同班同學,自然不存在“用一次薄一次”這樣的說法。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