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1/4 頁)
說這個是人和,我相信,除了讀書人必做的表面文章之外,那隻能是一種諷刺了。
而且,即便是這階段,比起人才來,劉備也沒有什麼優勢,甚至還有一點偏科,應用性人才一直是處於緊缺狀態,比不上曹魏和東吳,人家那才是文武全才,而之所以給人感覺劉備手下最是人才濟濟,除了和自己的過去相比有了一個巨大的飛躍之外,那也多半是三國演義的功勞,只要有羅貫中這個粉絲在,一切皆有可能。
不過,還是那句話,超越自己。
沒有錯,劉備最為人稱道的地方就是在於他超越自己了,看看他的身世、資質、起跑線和底牌,和曹操和孫權相比差的太多,簡直是沒有可比性,所以,我們可以鄙視劉備,但是,再怎麼鄙視,我們都要稱讚他,就憑這執著和堅忍一點,很多人都做不到。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劉備是怎麼真正的完成了質的飛躍吧。
益州,這塊天府之國,終於被劉備納入了自己的版圖,他的這一尷尬局面得到了徹底的扭轉,在劉璋的配合之下,“武戲文唱”得以順利推行,這對劉備有利之處就是在於他為劉備這位繼任者儲存了大量的人才資源,龐統陣亡,還有楊懷、張任、冷苞等人的殺身成仁固然可惜,可是這些畢竟是少數,所以,一個足以支撐起現在的劉備企業正常運作的工作團隊在劉璋的妥善呵護保管下已經成型了。
劉備之前人事部門門可羅雀的場景一去不復返,但憑這一點,他就應該給劉璋一個不錯的歸宿,不是說考慮到形象問題,也不是對劉璋的承諾,至少為了這筆實實在在的遺產,他劉備就該這樣。
現如今,是各種型別的人才都具備了,就像羅納爾多是個泡妞的金字招牌一樣,三國年代的劉備也具有同樣的魅力——在大多數的情況下。
第一批招攬來的人才就是以法正還有孟達為首的臥底們,撥雲見日,漫長的等待之後,他們終於可以見光了,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之前還被人唾罵,現在,卻成了英雄,賭大小賭對了。
第二批人才則是在征討四川的戰鬥中,或是被劉備感化,或是被劉備的力量所脅迫,感覺不能再跟著劉璋混了,比如前面講到的李嚴和嚴顏,我們可以把他們算作是陣前起義,雖說是慢了半拍,可是還算是及時的站到了正確的政治立場上,正所謂亡羊補牢猶未晚也。
第三批人才是劉璋曾經的堅定擁護者,比較晚的投靠在劉備這一邊,我們可以說他們腦袋瓜不靈活,也可以說他們還算要點臉,沒有倒戈的那麼快,所以,劉備本著治病救人的精神,還是軟硬兼施的把他們劃到了自己的帳下,畢竟,都是人才,難得啊,只要不是像張任這樣的死硬分子,我就一律給你們改過的機會,也只有在我的公司裡面,你們才會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啊。
這裡提一句,即使我們對那些砍頭不要緊,只要主意真的頑固派致以崇高的敬意,可是,也不代表我們要對這些前後不一的投降派報以人格上的鄙視,畢竟,三國時代不是民族矛盾激烈對抗,而是內部的分歧,你看,諸葛亮和自己的兄弟還有好友分屬於不同的陣營,難道他們就劃清立場不相往來了嗎?沒有,實際上很多人雖然分屬於不同的勢力,可是還是保持著不錯的關係,比如劉巴和陳群,比如許靖和魏國計程車大夫,再比如諸葛亮和諸葛瑾,所以,我們可以不把他們看作是勢如水火的國家戰爭,而是幾家大公司的激烈競爭,而這種歸順和投降,我們可以稱之為跳槽,只要不太齷齪就行,我們甚至可以把他們看作是幾大幫派,有著你死我活的鬥爭,但是也有坐下來好說好算的時候,下面的小弟也不是一見面就握著西瓜刀。
也有美酒、佳餚和女人。
回來接著說,其實在這第三批人中也是分有不同情況的。。 最好的txt下載網
26—02:將三大幫派重組(2)
首先,這個“第三種人”當中有不少是被劉璋所信任的,提拔的人才,李嚴和嚴顏就是屬於這一種的,所以,他們的大部分都是堅持到最後才“不得已”倒戈,也算是盡力了。
還比如那個比如後來被劉備重任、被諸葛亮欣賞的董和,他的祖籍本是巴郡江州,後來到了自己這一輩的時候混到了南郡枝江,最後率領宗族西遷,又回到了益州,在劉璋的統治時期歷任江原長、成都令,巴東屬國都尉等官職,但是劉璋雖然重用他,沒有像冷落法正那樣冷落他,可是卻沒有盡其所能,所以直到劉備時代,董和才有了青史留名的機會。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直言敢諫的黃權,這位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