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1/4 頁)
是註定了不能獨當一面,“為先主主騎”,安全部門首腦,近衛兵隊長是趙雲這一階段,甚至是這一生的基本定位,當然了,這個並沒有什麼可恥的,羅瑞卿乾的就是這樣的活兒,不是照樣躋身於高層?事實上,這種活也是最難乾的,領導把自己身家性命都交給你了,你還想怎麼樣啊?這可是腦袋別在褲腰上的差事,如履薄冰啊,典韋們就是要付出生命代價的,繞是曹操這樣的牛逼人物都要如此走險,何況是百戰百敗的劉備了?
所以,沒有多久,趙雲的表現機會就來了,長坂坡是他的獨奏時刻,雖說也是被後人末了許多的油彩,不過,即使是卸了裝,那也是很精彩的,出水芙蓉也是一種美,真實的美。
18—11:長坂真相之趙雲泡沫
長坂坡一戰,嚴格來講,並不是一場真正的戰鬥,如果我們翻出一些老帶子的話,國民黨主力被擊潰,其黨羽玩命奔跑的一幕就發生在此刻的劉備軍身上,但是至少人家還打了一下,而劉備呢,上來就跑,一點抵抗力都沒有。
這麼一跑,自然會把隊形給跑散了,而一些家眷自然會跑的慢一些,劉備呢,又是拿著那個跑起來不要命的主,尤其是拋妻棄子,那是有案底的,不止一次,所以,這次也是不例外,甘夫人、糜夫人,還有阿斗,都在亂軍失散了。
劉備著急不著急不得而知,也許是束手無策吧,也是沒有功夫著急,這就需要有人出馬了。
這個人自然就是趙雲。
“身抱弱子,保護甘夫人,皆得免難”。
這就是長坂坡趙雲護駕的全部內容,老羅同志當然是沒有節外生枝,不過浮誇了不少。
按照三國演義和民間流傳的武力排行來看,歷史上的趙雲有點被低估了,演義中的趙雲曉勇非常,號稱常勝將軍,被劉關張預設為四弟,民間的武力排行位列第二,僅次於呂布,陳凱歌的《呂布與貂禪》中很無聊的安排了一段呂布和趙雲的單條,呂布還很傷感的說“我死以後你就是天下第一了”,基本上就是按照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來的。
但是在歷史中呢?劉備從來不會虧待自己的老人,關羽、張飛不必說了,黃忠的名望比之關張差的很遠,但是還是封為後將軍,與關羽齊位,而且老黃忠也是很爭氣,定軍山一役勇冠三軍;即使是魏延,隨自己入蜀,也被封為漢中太守(第一任)。
這都並非傳統意義的嫡系,論起親疏並沒有什麼優勢,但是都被劉備放在了合理的位置上發揮自己的才幹。
趙雲呢?資格可是比這幾個人老多了:“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隨從,為先主主騎”。一開始趙雲是公孫瓚的手下,此時才跟了劉備,不過這也算是早的了,如果真的是才華橫溢的話怎麼會只安排一個御林軍衛隊長的角色?
拋去資歷再看本事,歷來趙雲都被認為是智勇雙全,尤其是經過三國演義的吹捧打造,更是有如神人一般,只可惜,這只是演義。
首先來看勇,趙雲之勇在演義中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出場就和名將文丑拼的不相上下,文丑是否有演義中渲染的那麼厲害暫且不說,至少二人的單條沒有過,那次袁紹和公孫瓚的戰爭以白馬義從全軍覆滅,公孫慘敗,不復往日之勇而告終,沒有趙雲什麼事,泡沫指數10;
長坂坡救主事件,歷史上確實有,但是遠沒有什麼“視八十三萬大軍如同草芥,斬殺上將五十多員”那樣激爽,八十三萬,老大,踩都踩死你了,而且哪來的八十三萬啊,曹操用在赤壁之戰的總兵力才二十多萬,其中還包括了一半左右的荊州降兵,劉備跑路的時候,荊州剛剛歸附,所以曹操根本就沒有動用這部分兵力,再加上劉備的兵力屈指可數,為了追上,必然要減輕負擔,所以追擊劉備的軍隊只是一支不足萬人的騎兵(虎豹騎),在廣漠的平原上,有著十幾萬的百姓當肉盾,趙雲撈出甘夫人和阿斗的難度係數大大降低了,至於什麼五十多員上將更是誇張,人家趙雲都沒有說自己,你羅貫中吹什麼啊,那叫上將啊?小卒還差不多,泡沫指數7;
截江奪阿斗以及與鄧芝逆境退敵事件的確有之,但是沒有什麼好吹噓的,所以羅貫中也沒有作甚麼大文章,只是編造了力斬韓家軍一門以及曾經七進七出上演黃忠版阿斗,顯得很是無聊業餘,不愧為市井評書家也。
其實歷史上的趙雲就是以智略見長的人物,不過不是想象中那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儒帥,而是心思縝密、頗有心計,甚至腦筋轉的很快的人物。
第一次露臉的趙雲還是在公孫瓚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