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天命氣運帶來的變化,選妃大典,充實後宮?(第1/2 頁)
乾元殿。
一眾內閣大臣,包括首輔陳恪,外公王和甫,昔日謀士郭有淮,沈元溪等人全部正襟危坐於大殿之中。
陸鳴淵高坐上位,俯瞰眾人,只見他面色沉靜道:
“所以眼下,九皇子離京,全是拜荀玉所賜?”
方才的半個時辰,陳恪已經代表內閣,將這段時間京城發生的事情全部告知了自己。
其中不乏各地叛亂餘黨,以及荀玉和陸雲煌師徒二人行動的訊息。
沒錯。
師徒二人。
透過陳恪之口,陸鳴淵知這才知道,堂堂南周國師,居然一直隱藏在江陵王府。
藏了足足兩年。
兩年的時間,硬是一點痕跡都沒顯露,真是有夠隱蔽的。
此外,陸雲煌在他不在京城的這段時間,發動了叛變,帶走了無間閣的大部分供奉。
主動選擇離開了京城。
這一點,讓陸鳴淵很詫異。
他早就留下了後手,用於對付荀玉。
無間閣叛亂事小,因為他早有預料,畢竟不是嫡系人手,加上駱影也不在無間閣,人心自然浮動。
他早就默默的將無間閣的權力架空。
陸雲煌帶走也就帶走了。
陸鳴淵在東宮府的時候,對無間閣有所依仗,很正常,能多一份助力就多一份。
自從登基之後,無間閣的作用,就小了很多。
地位也大不如前。
身為帝王,手中執掌了皇家大內供奉,以及三院高手,無間閣也就可有可無了。
他詫異的是。
陸雲煌居然願意放棄眼下自己離京的好機會,選擇了溜走。
這可跟荀玉的風格不太像啊。
既然陸雲煌是荀玉的弟子,那自然會一脈相傳,對大炎國運覬覦極深。
眼下卻主動放棄。
只能判定為,是荀玉在背後授意。
可是荀玉為何要主動離開京城?
陸鳴淵百思不得其解。
他一直在防著荀玉的後手,為此不惜找到了文聖,在帝京文昌閣留下他的一具分身。
想要文聖親自鎮守帝京,說實話不太現實。
兩人關係還沒那麼深。
能留下一座分身,已經是很給面子了。
當初設定分身的理由,還是用作陳恪的護道人。
陳恪作為十一境,其實已經不需要護道人了,這理由不過是個幌子,大家面子上都過得去。
只是沒想到,以荀玉的本事,居然甘心離開。
饒是文聖的分身,也沒有將他留下。
不過是一場相安無事的鬧劇罷了。
“依微臣看,應該荀玉是忌憚陛下的實力,所以才選擇了離開。”
王和甫這個時候微微出聲道。
“王相公所言有理。”
蘇有淮微笑點頭附和。
“七國之戰落幕,外加陛下得到了金烏國天命,如今的大炎,已經站穩了腳跟,哪怕荀玉有著天大的本事,也無法動搖國祚。”
陸鳴淵搖搖頭,失望道:“本以為荀玉會給朕一個大驚喜,起碼能鬧出了幾個亂子,沒想到卻當了喪家之犬,灰溜溜的跑了。”
他似乎想起什麼,追問道:
“關於金烏國的天命氣運,你們已然知曉?”
陸鳴淵還是比較意外的,他們居然都知道自己取得了金烏天命。
他這次回來的匆忙,還沒有跟他們說七國之戰的細節,包括金烏國重新納為附屬國的訊息。
現在看來,他們好像都知道了。
陳恪解釋道:“天命氣運,乃是一國本源,一旦得到天命加持,整個大炎,都會產生新的變化,修為越高的修士,感覺就越明顯。”
“比如臣已經躋身十二境,就是多虧了這縷天命氣運的功勞。”
“首輔已然躋身聖賢?”
陸鳴淵聽到這個訊息,還是蠻震驚的。
放眼整個中土天下。
修為攀升速度能與自己媲美的人,恐怕只有陳恪了。
他三年,躋身天人。
而陳恪,何嘗不是三年,躋身聖賢?
當然,陳恪名聲不顯之時,卡在第二個境界十餘年,基本跟凡人也差不多。
自從悟道之後,每一次攀升境界,就是三四個的跳。
先是一夜踏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