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部分(第2/4 頁)
疏的小匣子,仔細檢點,發現皆為萬安所上。汪太監不知如何處置,特意找到臣來詢問,因為此殿中人,他只與臣略有交情。”
聽到萬安兩個字,文華殿裡所有人都明白,戲肉來了!誰不知道天子如今最頭疼的就是,如何在不影響自己名聲的情況下,用最小代價把萬安趕走!
同時引發了極大的好奇心,這些密疏到底是什麼內容?能讓先皇專門單獨收藏在一個匣子裡?
方應物面上露出古怪的笑意,“其中文字不堪入目,陛下一看便知。如若公佈出來,只怕萬首輔就無顏立足於廟堂了。”
萬安不能立足才好啊!天子險些就興奮的拍大腿,但硬生生剋制住了。不過,萬安的密疏裡到底是什麼玩意,能讓方應物評價為“不堪入目”?
徐溥等人忽然也悟到什麼,下意識面面相覷。方應物從剛才到現在,並沒有直接否認與汪直的聯絡,他面對彈劾,辯解技巧是“情有可原”,而不是“絕無此事”。
只是他們先入為主,把方應物的“問心無愧”理解成“矢口否認”了。他們也沒想到,方應物勾結汪直,還有如此多彎彎繞繞的內幕,明明是內外互相勾結,搖身一變就成了聯手擎天保駕。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在方應物勾結汪直是為了大義的前提下,他們單純拿著勾結內監來攻擊方應物,倒顯得己方斤斤計較、心胸狹隘、黨同伐異。
劉健心中不免悲涼,他就知道,這肯定是個坑更悲涼的是,明明猜到是個坑,還是不得不跳進來了。不幸中的萬幸,自己替徐學士擋了一箭。(我的小說《大明官》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選右上方“+”號“新增朋友”,搜尋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未完待續……)
遲到三更求月票!!!
為什麼第三更遲到,原因很簡單,因為半夜時頂著很差的狀態,又寫到費心思地方,思考過度睡著了,然後凌晨4點在零上幾度的氣溫裡凍醒了……
昨天說過,這兩天最大的爽感就是盯著月票榜傻笑,在此感謝大家給我的快樂!也請大家再翻翻賬號,看看還有沒有壓箱底的月票!
另外,今天白天要隨大流給自己放個假,晚上再碼字更新,請諸君諒解……(未完待續……)
第七百九十章 宰相肚量
天子便殿文華殿在左順門裡,內閣在文華殿南邊,司禮監在文華殿東邊。在文華殿越來越虛的時候,內閣與司禮監便形成了大明廟堂的二元核心,也是朝廷中最接近天子的所在。
但是在這段時間,內閣與司禮監便成了難兄難弟。新天子登基,因為歷史原因,不敢也不願意信任現如今的司禮監和內閣。
其實天子的心思都明白,司禮監要等懷恩太監回來之後加以整頓,然後才可以信任;至於內閣,肯定要進行換血,讓東宮舊人成為內閣主導,然後才可以使用。
上面兩項改造工作完成之前,朝廷臨時核心是天子和身邊的潛邸舊人,司禮監與內閣就先晾在一邊好了,暫且充當個收發室還是很合格的。
內閣那邊承上啟下的事務性工作還是有不少,但司禮監這邊就明顯輕閒多了。如今掌印太監覃昌很知趣的稱病不出,基本不露面,而其餘幾個太監在這非常時期不敢不來文書房,來了又沒事做,只能閒聊了。
掌印太監不在,別人地位相當誰也管不到誰,聊起來自然是沒上沒下的。今天陳準、蕭敬、李榮、何文鼎等司禮監太監就湊在了文書房中堂裡,天南海北的開始侃。
對了,還有另外一個司禮監秉筆太監汪直,坐在旁邊稍遠處,閉目養神,沒有與同僚們扎堆。汪太監在司禮監諸太監資歷最淺,但混了這三年,仍然隱隱受到排斥。每當在這種時候,總是略顯得孤立。
一是汪直年紀太輕了。雖然太監這個行業不太講究年齡段,但是汪直這般二十出頭就成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實在是讓一干摸爬滾打數十年才得以上位的中老年大叔情何以堪。
外朝方應物的名氣功勞那麼大,目前也只不過是從五品(清流詞臣)而已,起復前更僅僅是六品。其實方應物這個速度已經算是很快了,翰林院品級最高的學士也才是正五品,可是跟汪直一比,簡直就成了蝸牛。
二是司禮監太監大都是從小在內書堂讀書,正兒八經的科班出身,可比擬為文官裡的翰林,雅號也叫內翰。學識上起碼也是進士水平。
而汪直則是野路子,從一開始走的是佞幸路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