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3/4 頁)
,有頃,天尊退後一步,正立在海眼中心,巍巍如東崑崙山,萬劫如斯,不搖不動。
此時闡截兩教群仙隨後紛紛趕來,見兩位教主對面相峙,扁舟不得進,天尊不得退。
“師兄,封神臺已破,諸神魂魄將散,我度人舟只保得一時三刻,師兄莫非連昔日玉虛門人都不顧惜了麼?”教主目視天邊,悠然說道。
天尊立於幽都歸墟之上,長眉飄飄垂落,道:“我安立乾坤,使人天三界,皆有法度,師弟奈何欲壞之?”
教主不言,只向四周看去,只見周遭雲峰如聚,除兩教群仙之外,又有東海龍王敖廣,敖廣第三子敖丙,被哪吒打死,封為華蓋星,在鬥部供職,不得自由,敖廣久欲解脫己子,只是以他下元水府勢力,簡直如同夢想;復有妲己、琵琶女、應神天皇,紂王受辛身亡,封為天喜星,妲己、琵琶女,皆紂王之妻,應神天皇,乃紂王與妲己之子,他三人亦為打破封神臺,解脫紂王,於人間千年經營,多方佈局;復有九鳳、萬聖公主,九鳳之夫袁洪被子牙處斬,封為四廢星,九鳳為其而來,萬聖公主卻是不捨九鳳,寸步不離,相隨而來。
諸仙、人、妖等,各縱光霧,攢簇海面之上;復有佛光冉冉,懼留孫足踏蓮花,自西方而來,一襲灰袍,若有憂色,見了元始天尊,乃是舊日師尊,懼留孫伏倒在雲端,口稱:“弟子懼留孫,願老師聖壽無疆。”——土府星土行孫,乃懼留孫弟子,行孫封神,留孫不敢違逆,只是為人師者,這情分總是難捨;更有廣成子、赤精子、道行天尊,越眾而出,不言不語,俱面朝元始天尊,跪在雲端之上。
殷郊、殷洪、韓毒龍、薛惡虎,乃三位真人弟子,商滅周興之時,亦死於非命,入榜封神,三位真人雖然道德高深,卻是心熱之人,切念弟子,又被誅仙、戮仙、陷仙三劍殺氣侵染,竟而入了魔障,心中惟有一念,即是打破封神臺,解脫自己弟子,故而竟受多寶道人驅使,多次出手相助截教。玉鼎真人掌絕仙劍,同受殺氣侵蝕,他弟子楊戩卻自由自在,真人本來不至於深入魔障,但誅仙四劍一氣貫連,三位真人既迷了本性,真人也不能獨免,隨廣成、赤精、道行三位真人同去同來,形影不離。
此中關節,元始天尊非是不知,亦非不能解除,只是心中既有魔頭,終須自解,否則反有礙於日後修持了。
前番燕山之下,玉鼎真人親手殺死楊戩,激動心靈,神智率先清明,道行更進一步,明曉過往種種:楊戩者,實乃大自在天化身之一。
大自在天神通,本來猶在大梵天王之上,然而往古洪荒,神魔大戰之時,大自在天被多位大神聯手打散,一分為四,其一仍舊曾為大自在天摩醯首羅,其二為難近母杜爾伽,其三為鳩摩羅,其四則為楊戩。摩醯首羅、杜爾伽、鳩摩羅得大自在天之意念,楊戩獨得精神,託生人間,被玉鼎真人收為弟子,這便是楊戩的出身本末。
真人既明其中因果,當時回劍突襲,將摩醯首羅、杜爾伽、鳩摩羅三人一齊殺死,與楊戩神魂合而為一,借絕仙劍之力,破開陰陽兩界,送入幽冥,再世為人,託生於蜀中青城山下農家。
且說玉鼎真人,率先醒轉,脫了絕仙劍控制,四劍氣息彼此關聯,廣成子、赤精子、道行天尊,便也有醒轉跡象,只是心頭念茲在茲,仍是惦記著弟子之事,三位真人跪倒在雲頭之上。
清虛道德真君手持混元幡,欲言又止,終於也走將出來,跪在赤精、廣成、道行三位真人身側,俯首不語——三山正神炳靈公,正是真君弟子,論起來,天化封神,地位尊崇,為一部之首,與他人不同,只是此時封神臺已破,真君怎忍見天化灰飛煙滅,故此也出列跪倒。
此時各色人等,俱為親人弟子,齊集北海歸墟,期望兩教聖人慈悲。
天尊環顧左右,長眉梢頭微微顫動,神色不變,忽將手指一拈,浮黎劫在太乙天尊掌中驀然消失,懸於天尊指尖,團團旋轉。天尊輕輕一彈,浮黎劫向通天教主飛旋而去,教主不避不讓,探臂向空一抓,誅仙、戮仙、陷仙、絕仙四劍應手飛來,繞教主之身而旋,漫漫大雪霎時而起。
教主負手踏於船頭,無量度人舟魚躍而起,波的一聲輕響,徑入大浮黎土,時間深淵,元始天尊袍袖一甩,只見寶光一線,自南極仙翁手中飛來,天尊隨手捉住,隨後騰身而入。
周遭眾人俱抬眼觀看,見浮黎劫中劍氣如雪,光影錯亂,又有青絲一線,無窮宇宙時空旋流如織,兩位教主身形飄逸,忽隱忽現,時合時分,向無盡時間深淵底部,一直下潛,浮黎劫中時間漸漸變快,較之界外,百倍,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