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4 頁)
虛,其中有精,彌綸無外,彷彿有象,湛湛空成,漸漸有情,有了意識。老子、元始、通天三教聖人遊於空無之中,各以太玄、太始、太元一炁吹入其身,乃成胎光、爽靈、幽精三光,以為命魂,又取太初七靈為魄,貫入九竅,其精遂蘧然而興,乃成盤古真人,三教聖人授以開天妙經三十六卷,盤古真人於一無所有之中,足踏玄黃自然光明道氣,沖虛凝遠,法則斯經,執行功用,以無上法力,作大虛空吼,攪動阿那毘羅大風,歷七千餘劫,所謂龍漢、赤明、上皇、開皇、延康,迴圈沿迭,浩浩茫茫,淪壞不知幾千萬度,方始開闢鴻蒙,分剖玄黃,成天立地,化造萬物,散佈星辰,二暉纏絡,四大分崩,安立三界十方億萬世界,功莫大焉。
本來世間永珍,莫不有迴歸混沌無序之態的趨勢,此乃自然法則,最是無情,簡直無可違抗。譬如盤古真人開天闢地,修道之人求長生久視,都是有情逆天之舉,然而求一己之長存容易,欲三界之久持則難,所以開闢之初,天地每每淪壞,茫茫七千餘大劫,不知淪壞幾千萬度,最後是盤古真人捨身散化,以為維繫億萬虛空世界運轉之力,重重天地方能歷古長存,這才有了這種種天人化生,光怪陸離之大千宇宙。
是故六合之間,盤古真人功德至大,後世仙人有贊曰:
大道雖無心,可以有情求。
佇駕空洞中,回盼翳滄流。
淨明三界外,蕭蕭玉京遊。
自無玄挺運,誰能悟冥陬?
落落天漢澄,俯仰即虛柔。
七玄散幽夜,反胎順沉浮。
冥期苟潛凝,陽九無虞憂。
親此去來會,時復為淹留。
外身而身存,浮黎會良儔。
彼時盤古真人自散身軀,以為三千大千宇宙運轉之源,三光七魄依舊分離逸出,帝俊、羲和,自盤古真人雙目而出,故有兄妹之名,後乃結為夫婦;神農、軒轅,自盤古真人雙手手心而出,有兄弟之名;地藏、燭龍,自盤古真人雙足足心而出,有兄弟之名。
又,盤古真人昔者手出白光,開闢鴻蒙,散身之後,掌中白光與軒轅皇帝同從右手手心逸出,軒轅皇帝凝練白光,乃成一劍,以主神州氣運,故此稱為軒轅劍。
三光七靈次第飛逸,伏羲皇帝乃是從盤古真人眉間泥丸而出,太玄、太始、太元三光命魂交結,緊隨其後,亦自泥丸宮同日而出,此即女媧娘娘之初身,故女媧娘娘與伏羲皇帝有兄妹之名,皆以三月十五為聖誕。
太初七靈,都有大神通,大法力,化為盤古七魄,開天闢地,盤古身殞,復為太初七神,各稟盤古真人之殘存意識。其中燭龍神力雖廣,靈識懵懂,地藏無意出世,其餘五靈,都以為盤古精神自居,有開天闢地之大功,天地當由我掌,爭鬥不知數千萬年,大千世界幾乎崩潰,最後是帝俊、羲和,既是兄妹,又復結為夫婦,攜手同心,終於高坐天位,掌握乾坤。
當太初五靈與鴻蒙諸神魔爭天之際,天崩地裂,女媧娘娘稟三元道氣,親同開闢,潛心至道,補天造人,終於體察造化之玄機,成就太上無極之身、
只是娘娘雖然成就太上無極之身,與三教聖人相比,道心仍有一線之瑕,不為完美,那日見老子、接引、準提三聖弈於世界之根,玄之又玄,不可言說,後又與大勢至菩薩神通直面一觸,也是機緣已至,娘娘當下若有所悟,故將文命送入火雲宮後,娘娘便入無際極深之大定,遊乎萬物之外,道心流轉,漸臻無暇圓滿之境。此刻方始出定,心頭微動,便知端的,跳下雲床,向前輕輕邁了一步,娘娘身形已在殿中消失。
*****
雲氣汗漫,其間忽有白光一線,細如髮絲,高三丈有餘,光端現出一物,有眉有翅,那物眼中又出兩道白光,高高拋上天空,劃了一道弧形,形如白虹,急墜而下,便向四面神體頂上反罩而落。
女嬌和身急撞而來,周身現白氣九道,其長數百千里,交錯旋升而上,陸壓隱身雲氣之間,手託大紅葫蘆,躬身下拜:“請寶貝轉身。”急抬眼見女嬌不顧生死,奮然倒撞而上。
陸壓變了顏色,急收手時,那寶貝已然發動,縱是陸壓自身,也已無力阻止,那寶貝在白光端上,如風輪一旋——
九道白氣斷為一十八截,淡金色的血雨飄灑滿空,漫漫金光影裡,女嬌小小身影如落葉一般不住翻飛,帝俊、羲和攜手並肩,踏上一步,四臂分陰陽左右,轉如陰陽光魚,向女嬌一推而出,陸壓道人急呼:“不可!”將身化作金虹一道,倒插而下,爾時又有悲嘯聲起,神光夭矯騰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