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焰獸倒很會享受,它懶得飛行,而是伏貼在易天的肩上坐享其成。
一個小時後,易天憑著靈活的身手與耐力終於攀登上了山頂,展現在他眼前的卻是與山外面的鳥語花香的草原不一樣,群山層層疊疊,雲霧瀰漫,一望無際,更讓易天感到驚訝的是,與飄緲峰一脈相連的前面有座山峰的谷下居然映出一種火焰色的橙紅色。
“什麼玩意?”易天低咕了一聲:“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回去的出口倒底在哪裡?”
山峰上的樹木很多,藤蔓交織纏繞其上,花草遍地,要說風景比之黃山猶勝一籌,也有不少野果樹夾生在其間,山峰的崖邊更是野果累累,只是崖邊陡峭,很多地方都如同刀削斧劈一般的險峻。
山險危境多異果奇花,易天想起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一些奇花異草的記載,他本身就是個開朗之人,想到這裡心境中的煩悶這事頓時一掃而空。
而且他還發現,自己對食物的需求似乎沒有剛到這裡時那麼強烈了,甚至一兩天不吃也不覺得餓,而且對睡眠的需求也漸漸變得越來越少,他總覺得自己精力異常的充沛。只是易天自己不解其中的緣由。
要知道,他這兩個月以來,走的是一條苦修之路,而且在這靈氣聚集之地,他的修為提升的非常快,進入修身後期的人除了體質得到極大的提升外,還有就是對食物的需求會逐漸下降,也就是說離道家所說的辟穀不遠了。修身後期基本以吸食天地靈氣以及吸收晶石中的能量來進一步強化自己,過了修身期就進階到了煉神期。
易天跳躍著到一些果樹上採了些野果與藍焰獸分吃完畢,又四處找了番,找到一根高約七八米的石筍,他滿意的點了點頭縱身躍了上去。石筍頂端並不寬大,呈一個不規則的類似於橢圓形的平臺,直徑在二米左右。
收藏!收藏!收藏!
第四章 入定
天當被,地當床,此地睡覺倒不錯,易天暗自低咕了一聲,雖說他不缺睡眠,但他此時心曠神怡,就仰首躺下看著天上移動的浮雲,稍傾,他緩緩的閉上了眼睛,耳中聆聽著山風吹過的聲音。
雲輕風淡,竹影松風,樹葉被風吹動著的沙沙聲斷斷續續的傳來,易天聆聽著這些聲音,全身心的放鬆開來,他拋開腦中的雜念,漸漸的沉入睡眠的狀態中去。
睡眠中,他的意識似乎受到了體內隱藏著的另外一種東西的侵擾,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與他在修煉中的那種微弱的神識非常相象,但他卻又說不清,那是一種來自五臟六腑的東西,那是自己除了在修煉中與運用真元力感知得到外,在其他清醒的狀態根本無法感知的東西。
易天當然不明白,其實這就是神識,修煉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發現,普通人也有,只是沒經過修煉無法發現更不能使用而已,而且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體內還有這種東西的存在。神識是隱藏於人體中的第二套系統,與正常人體的解剖系統相對立,所以在中醫上也被稱為藏(cang)象系統。神識是佛教對這種系統的稱謂。說白了就是人體的另一套生命系統,神識也有一定的壽命,正常人的神識一般壽命為120歲左右,《靈樞》中說:“人百歲,五藏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換言之,普通人若無病無災,肉體的自然壽命與神識相壽,可以達到120歲左右。修真者經過特別的修煉,可以將神識壽命延長至千年或更多,則相應的肉體壽命也會得到相應的延長。
由於神識與肉體屬於兩套不同的生命系統,在正常的情況下兩者互不干擾,而且兩者的通道基本上是互相關閉的。普通人在清醒的狀態下神識很難出現,普通人的神識一般會在睡眠中比較活躍,普通人在進入深度睡眠後,主觀意識對自身的控制就會變得非常的微弱,如果普通人的體質過於旺盛,神識無法衝突出肉體,則神識就會被壓制在體內,當普通人或體弱或生病時,神識勝於肉體的壓制就會被釋放了出來,此時的神識如果“乖巧”的話就會留在體內,如果無比興奮的話他就會脫離肉體,或在身邊觀察,或會神遊千里之外,但沒經過修煉過的普通人的神識只是一種無意識的飄蕩,神識的記憶方法與肉體的記憶方法又不一樣,所見所聞神識都會過“目”不忘。人的肉體就像一個大的容器,神識則是裡面所盛之物,如果說人的肉體是一隻熔爐的話,那神識就是其中的煉製之物,隨著神識的強大人的肉身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直至肉身不壞,肉體生命與藏象生命看似不同,但卻又休慼相關。
這也就可以說明了體弱多病之人常常為何會滿口胡話亂言,這是因為體弱多病的普通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