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頁)
三人在看清眼前的情景時,臉上不由齊齊展露出,驚疑之情,相互一望,不知何去何從。
這時,突然看到一個小和尚,步至三人面前,單手打稽,道:
“三位,請隨貧僧來。”
三人又互望一眼,才下了馬,隨在那名小和尚的身後一直朝前走去,來至一間木屋前。
那位小和尚,再度衝著三人打稽,道:
“三位請在此屈息一晚,明日午時,貧僧再來迎接諸位下山。”
說罷,即自行離開。
三人又將木屋四周打量一眼,遂順著山腳向前慢慢走去,看情形是在遊覽崑崙山的風采。
數日來不斷的有人趕來此地,所以,龍寒秋等三人的出現,並未引起先來諸人的注意。
這時!
距離三人約數十丈左右的一株老松下,突然傳來一聲驚喟。
接著即聽那人一聲驚訝地說道:
“神尼,你看那位少年極象令孫女寒秋姑娘。”
“柳老前輩,你仔細看看,她是誰?”
原來此兩人,正是東海神尼和柳四,這兩位老俠,都是最近兩三天,才趕來的。
柳四凝目一望之下,笑著說道:
“我說呢,天下哪有這般相似的人,原來此人正是女扮男裝的龍寒秋姑娘。”
“柳大俠,另兩人,你可認識?”
“俊的一個是北疆‘莫愁堡’的張姑娘,曾於我有一面之緣,而另外的一個我卻不認識。”
東海神尼輕“噢”了一聲,而她的兩道目光,一瞬不瞬地落在鐵牛身上,打量不已。有頃才聽她低聲說道:
“柳大俠如我老眼不花,此子別看他生相憨厚威猛,其實,此子不僅聰明過人,穎悟絕倫,內力修為已經達到返璞歸真的上乘境界,為當今武林中,罕有鮮見的內家高手。”
柳四輕“嗯”一聲,道:
“我也有此感。”
他語聲至此,心裡一動。突然鄭重地對東海神尼問道:
“前輩,你還記得八年前,於‘洛水’之濱的一座峽谷之內,你曾對我說過,日後我有一極親之人,將死於玉楓之手。雖然事隔八年,我卻始終未能悟出箇中原因,我有如水中之萍,何來極親之人呢?”
東海神尼立即作答,深嘆一聲,緩慢而語道:
“此人不僅與你關係密切,而與我之關係,還在你之上,四先生,你想想看,當能悟出我言中之人?”
柳四苦笑搖頭道:“你越說越令我迷離難測諱莫如深。既知前因,為何不設法彌補。如此說來,你將在任其發展,而不設法彌補。”
“唉,盡人力而聽天命。”
東海神尼雖是與談笑書生談話,而那兩道灼灼生寒的目光,卻始終投注在龍寒秋,鐵牛,張玫瑛等三人的身上。
一直到龍寒秋等三人的身形,被一葉樹木隱沒之後,她才緩慢收回目光,沉思不語。
談笑書生柳四見狀,遂低聲說道:
“神尼前輩,你是不是又有發現?”
東海神尼答非所問:“一切盡在因果中。”
柳四聞言,臉色一怔,疑惑地望著東海神尼,他感到東海神尼的一字一語,深奧難測。
這時,東海神尼忽然抬起頭來,望著他語含深意說道:
“聽其自然,克免麻煩……”
微頓繼續道:
“貧尼有事,要暫時離開,明晚‘崑崙下院’再見。”
說罷,衝柳四雙手合稽,轉身離開,她這種突然的離去之舉,今柳四更感到困惑不解。
他雙唇翕動,幾度欲詢又止,他望著東海神尼的身形,完全消失後,才緩慢地站起身形,懷著滿腹困惑及微微不安的心情離開了老松之下。
晨光微曦,大地復甦。
從大江南北來的各路英豪,在十餘名小沙彌的接引下陸續登上了“崑崙山”。
餘生大師以暫代掌門的身分,佇立在“崑崙下院”
的門之外,對英豪們表示歡迎。
登山人群,由晨至昏,可以說是絡繹不絕。
一撥過去,又是一撥。
而餘生大師,一直佇立在道旁,未曾稍動,不分尊卑,對每一位與會的客人都是那麼的有禮。
人數越來越多,到處部晃動的人影,這種盛況,恐怕是“崑崙派”自開派以來第一次絕無僅有的。
日薄崦嵫,微弱並已經呈現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