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和珅倒,嘉慶飽(第1/2 頁)
紫禁城,御花園,萬春亭。
十月的京城,是一年中難得的好時節。
這個時候,京城裡也沒有什麼霧靄,最多就是家家戶戶燒火做飯的煤煙。
不過皇城根裡面住著的百姓講究個臉面,除非是實在困頓無奈的人家,就是普通人家,家家戶戶燒的也都是雜質少的好煤。
所以在今日這個秋高氣爽的中午時分,京城的上空只有幾絲雲縷幽幽浮蕩。
天空澄藍瓦澈的讓人心悸。
此時,光緒賞宴,一群軍機正誠惶誠恐的坐在亭子裡,感恩戴德的享用著這可以光宗耀祖,百年之後會寫進族譜的巨大榮耀。
今天光緒帝在早朝不久,就收到了總理衙門的稟奏,說東洋兵已經出現在鴨綠江南岸,進入了義州城。
而且只這支先頭部隊,軍力目測竟然不下萬人。
“等了這麼久,這群孫子終於來了,這次定然讓你們有來無回!”
看到了這封奏報,光緒的第一個念頭居然是興奮。
他還真怕這些倭夷佔領了平壤,安州之後,見好就收,死活不繼續北上了。
那麼李鴻章這個老東西,絕對會死扛著不再發兵南下。
而且現在離‘親爸爸’的大壽,也就是半個月出頭的時間,前兩天‘親爸爸’還從園子裡特地的傳了話,要‘以和為貴’,請西洋調停。
調停調停,人家撮爾小國都在咱大清朝的頭上拉屎撒尿了,居然還在幻想調停?
你們兩個,一個是快要入土的死老頭子,一個是頭髮長見識短的愚昧老太婆,當然不怕丟臉。
也可以不要臉!
朕可是堂堂大清朝的皇帝,在康乾之時,大清朝可是萬邦來朝的天下中心。
朕的萬里江山,這好好的大清,讓你們給治理的一塌糊塗。
就是因為你們這些貪權,死把著權力不放的老東西們給生生弄壞的!
現在倭夷兵終於來了,看你們還說‘以和為貴’?
看你們還有臉避戰,口口聲聲的嚷著‘調停’!
“叩見皇上。”
恭親王·奕訢登上萬春亭,給光緒叩首請安。
“六叔免禮,太后怎麼說?”
光緒焦急的等了半天,這時一看奕訢過來,就直接開口詢問。
“回皇上,太后說她既然進園子頤養,這外面的事兒,是打是和,一切由皇上做主。”
經過了歲月的浮沉磨礪,磨平了奕?盛年時的稜角,挫折了他的銳氣。
當年京城有名的‘鬼子六’,此時也被磨去了鋒利,變得如同鵝卵石一般的光滑。
進入軍機處,當上了總理海軍的總理衙門大臣的奕?,這些天的作為,歸結在一起就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
跑腿的。
把北洋的訊息傳給皇上,把皇上的諭旨電傳給北洋和天下各督撫。
把洋人的訊息傳給皇上,再把皇上的回諭轉呈給洋人。
幫皇上去徵求‘老嫂子’的意見,再把‘老嫂子’的回答傳給皇上。
對於是戰是和,怎麼戰怎麼和,如何調兵遣將,如何佈局謀劃?
當年那個慷慨飛揚,指點江山的‘鬼子六’,現卻是如同泥塑偶的菩薩一般,至此至終一言不發。
他算是早就看明白了,在這個大清朝,裝聾作啞才是王道,嘰嘰喳喳死的快。
不幹事,就不會犯錯。
幹得多,錯的就多。
千萬年來,老祖宗的金玉良言,果然誠不欺我!
自己都六十了,何必呢,自己又圖個什麼?
“好,太后英明!”
聽到了恭親王的回話,光緒大喜過望,自己等這句話,已經等了太久了!
“老師,你給全國督撫去電,命令他們把各省應繳的稅銀,即刻解送進京;看還需要購進多少槍械,大炮,你和西洋各國商談,酌情購買。”
“遵旨!”
翁同龢立即跪下來接旨。
“李鴻藻,你去電王文錦,曹克忠,張夢元,讓他們加快徵兵;津勝營要至少招滿20營,他們現在不是說沒有駐地麼?”
光緒皇帝冷聲說道:“讓那留守小站的盛軍讓出軍營,讓津勝軍進駐!”
“臣遵旨;皇上,那盛軍這兩營如何安排,安排的不妥當,李鴻章那裡可不好交代?”
李鴻藻唯恐天下不亂的詢問。
“我需要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