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菊一文字(第1/2 頁)
至此,只是短短一個晝夜的時間,被大清朝野和光緒帝寄予厚望的,清軍鴨綠江右翼中游防線,全線崩陷。
蒲石河口。
在虎山九連城一帶戰事正酣的時候,山海關副統領倭恆額,率領著吉林練軍三個營頭,加上他的齊字軍親兵營,和原來蒲石河口的春子營,常字營,齊子軍右營,新任馬隊營官烏爾度的兩哨馬隊。
全軍共2200餘兵力,在蒲石河口左岸沿河佈防。
和對岸土子樓駐守的日軍18聯隊一大隊石田正珍部的1200餘兵力,隔河對持。
下午二時,依克唐阿派出馬隊統領永山,率領著兩營步隊,兩營馬隊,一千餘靖邊軍抵達蒲石河口,加強左翼下游的防禦。
此時,下游虎山一帶的槍聲已經完全停止,搞不清情況的倭恆額和永山,決定派一支化裝成山林獵戶的小分隊,朝北繞過虎山,到葦子溝大營去探查。
蒲石河右岸,駐防土子樓的石田正珍,看到蒲石河左岸不斷有清軍兵馬到來,一邊加強防禦,一邊把軍情報告到安平河口處的佐藤正那裡。
而在此時,已經渡江進入九連城的山縣有朋,和徵清第一軍的將軍參謀們,正興奮雀躍的坐在九連城的臨時提督府衙裡,等待著大清降將劉盛休的到來。
此役居然生擒了一個大清一品的實權提督,俘虜了4000多清軍,這是何等偉大的榮耀!
“此役,我軍陣亡34人,傷115人;殲滅栗子園聶士成部200餘人,俘虜副將譚清遠,及14名清軍;殲滅虎山馬金敘部200餘人,殲滅毅軍150餘人,俘虜11名清軍;俘虜銘軍提督劉盛休,及銘軍4000餘人,俘虜城防兵300餘人。”
第一軍副參謀長田村怡與造,大聲的給廳內的將佐們彙報匯總的資料:“繳獲完好殘缺火炮54門,步槍5031支,炮彈顆,子彈暫時估測顆,精米2000石,雜糧1500石,戰馬196匹,騾馬300餘匹,大車200餘輛——”
聽完戰報,山縣有朋皺眉問道:“怎麼沒有關於援朝軍的戰損?”
“據俘虜交代,昨天中午,援朝軍就離開了靉河營地,到下游安東縣駐防去了。”
第一軍參謀長小川又次,一臉的遺憾。
“八嘎,又讓這隻狡猾的小狐狸給溜了!”
山縣有朋聽了氣得鬍子直翹。
“不只是讓他給溜了這麼簡單;從九連城到安東這七十餘里江岸,不像對岸朝鮮境內那樣處處山林河溝,而是一條平坦的驛道,假如時間上計算的沒有錯誤,今天中午援朝軍將會抵達沙河子。”
田村怡與造的補充,讓一屋子的日軍將佐,都開始紛紛變色。
因為眾人都知道,為了牽制下游的清軍,按著原計劃,奧山義章的第三大隊,今天將在下游渡江攻擊安東縣城。
“立即修復電報線,從義州城派出一隊騎兵奔赴永川,告訴奧山少佐原地待命,不得妄動!”
這個時候,山縣有朋也只能做亡羊補牢的事兒,同時期望奧山義章部渡江不順,被清軍勇敢的堵回永川。
不然——
想著下游盛軍,奉軍,仁字軍,還有那支該死的援朝軍,總計一萬三四千的兵力,山縣有朋就忍不住重重的打了一個寒顫。
“報告司令,清軍俘虜帶到。”
這時候,一個日軍少佐進屋向山縣稟告。
“帶進來。”
山縣有朋強忍著自己不再想著下游的事情,雙腿大大的岔開,雙手緊握著刀柄,把東洋刀杵在雙腿之間。
做出一副勝將應有的傲然之色,大馬金刀的坐在正中太師椅上,望向門外那一群清軍俘虜。
隨即,在一群全副武裝的日軍押送下,劉盛休和一群清軍將領,被押進大廳。
這些銘軍將領均是人人一臉驚懼,身上穿著簇新華麗的官服,個個都長得白白胖胖,其中一大半都是劉姓後輩子弟。
只有武毅軍副將,記名提督譚清遠,大腿上中了一槍,全是血跡的被捆縛著站在一旁,顯得尤為顯眼。
“呸!爾等蠻夷,要殺就殺,何須多言;想要劉某投降,簡直就是痴心妄想!”
雖然獻城投降之前,劉盛休咬牙切齒的再三猶豫,也沒膽子吞煙泡子自盡。
不過他連抽了幾泡大煙泡子,算是一口氣吸了個飽,此時正是精神氣兒十足。
劉盛休站在最前頭,望著坐在正中的山縣有朋,一臉正氣的大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