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2/2 頁)
皇上對十年前主動率兵增援臺灣,抗擊法蘭西艦隊的聶士成,被譽為大清第一炮臺的守將羅榮光,還有三戰三捷——現在應該是四戰四捷——的何長纓,都非常看重。
尤其這個何長纓,皇上甚至有著當他未來的頭號大將,來重點培養的想法。
而這一切,前面有兩個很難繞過去的問題,這兩個問題不完美解決,皇上根本就不會大用他何長纓。
第一是何長纓出自北洋,其次是他還是李鴻章的肥西老鄉。
本來這事兒只能先放著,解決之道似乎還沒有任何頭緒,不過今天援朝軍居然和齊字軍主動聯軍,讓這兩位大佬看到了破局的契機。
要知道北洋有史以來,除非上面的明確命令,不算上次的奉軍和援朝軍聯軍伏擊洞仙嶺,何曾有一次下面的軍隊和別系的軍隊主動聯軍。
這是不是說明何長纓這個小滑頭也慢慢看清了形勢,想脫離北洋,投靠朝廷?
翁同龢的心裡面那是一個爽啊。
——你李鴻章不是能耐麼?想讓何長纓當你大兒子的左膀右臂,你們李家繼續把持北洋。
現在老夫就要把你北洋的新興將星拉進皇上的陣營,老傢伙你一定會被氣個半死吧?
哈哈,辛辛苦苦一番計量,結果卻給皇上做了嫁衣裳!
“哦,不錯,不錯,旗開得勝;這個何長纓不負朕的重望。”
光緒聽了李鴻藻的奏報,微笑的點點頭,有些迷茫的望著自己的這兩個心腹老臣。
他有些不明白相對於數萬大軍,這殲敵三十餘騎,為什麼要讓這兩個軍機,總理衙門大臣,親自來跑這一趟?
對於自己的這個學生,翁同龢顯然要比李鴻藻瞭解的更多,於是翁同龢就似乎很無意的點撥道:
“皇上,這是從津門總督衙門轉呈的電報;這次援朝軍和齊字練軍主動聯軍,積極主動的配合著尋求戰機,實屬難能可貴啊!”
“電報——”
翁同龢的話兒還沒說完,光緒的眼睛就亮了起來,這時他才聽懂老師話裡的含義——何長纓要脫離北洋,投靠朝廷?
這可真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有了這員虎將,自己這一朝在未來的數十年裡,就算有了一個震懾邊夷的定海神針了!
光緒興奮接過李鴻藻畢恭畢敬的呈上來的電報,仔細看了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