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求兵(第1/2 頁)
援朝軍統領吳威揚上校,副統領郝天勝中校,參謀長馬德草中校。
下設兩個步兵野戰團,一個騎兵營,一個炮營,一個警衛連,一個工兵中隊,一個後勤輜重中隊。
一團團長呂順城中校,二團團長戚有偉中校。
把在大連灣待命的二,三,四期,2200餘新軍全部劃歸援朝軍。
全軍共4000餘兵力。
盛軍統領林雲瑜上校,副統領李振華中校,參謀長段熊波中校。
下設兩個步兵野戰團,一個騎兵營,一個炮營,一個警衛連,一個工兵中隊,一個後勤輜重中隊,全軍共4000餘兵力。
一團團長霍國濤中校,二團團長曹錕中校。
朝鮮軍下設兩個獨立編制。
一個是安州山地狙擊遊擊大隊,大隊長為方大海少校。
一個是水豐中朝聯合抗倭大隊,大隊長為劉光彥中校。
人數未定。
其中何長纓特地加強了司法部的權利,司法長下所有連隊,擔負軍紀肅整,政策宣講,士兵心裡健康引導,這一系列的精神層面的輔助職責。
何長纓還準備在將來建立一支,隸屬總辦和司法部雙重領導的‘總辦憲兵大隊’,負責對群體內部的潔淨和清理。
不過現在遼東抗倭指揮辦的攤子還比較小,因此只能從長計議了。
將來條件允許時,何長纓設想在‘遼南抗倭指揮總辦公室’裡面,成立一個‘執行監督委員會’的常務機構。
‘執委委員’們,將是總辦所有規則的制定者,所有權利的最高掌控者。
江自康站在一邊,聽得是頭暈腦脹。
他這個親臨現場的人,隱隱約約的有些明白,何長纓可能是想透過這種編制,來掩人耳目的變相掌控盛軍。
假如何長纓他有能力把援朝軍和盛軍,變成了他的左膀右臂,那麼這次混編,不但沒有減弱他的力量,反而使他更加的強大。
此時的援朝軍,盛軍,還有那個什麼鬼朝鮮軍,總兵力已經超出萬人,從而代替了盛軍,一舉躍為北洋,甚至大清朝,最大的一支獨立武裝。
那麼只要這小子走的順,用不了多少年,就極有可能成為李中堂以後,新淮系的掌舵人。
“不過你能保證吳威揚和林雲瑜,對你不生二心麼?他們可是直接在指揮隊伍,稍微不慎,你就會雞飛蛋打,一點不剩。”
江自康隨即又立刻想開了,真要是林雲瑜和吳威揚在將來獨立出去,朝廷總不會忘記何長纓的功勞,給他個一世富貴不是?
何長纓這麼做,也未嘗不是一種未雨綢繆的以退為進。
金州城外,金州大道清日對持戰線。
此時已經是半晚六點,夜色已經早早來臨,而石門子,臥龍坡,清日兩軍的遙遠對射卻依然打得不亦樂乎。
子彈在黑暗中尖嘯著劃出一道道紅色的軌跡,石門子上的火炮,不斷把炮彈傾瀉在下面的日軍陣地上。
炮營計程車兵打了這麼久,總算是熟能生巧,雖然不能說發發命中,可是也炸得日軍苦不堪言,一個個都心驚肉跳。
因為誰也不敢說這一會兒在頭頂上呼嘯的炮彈,下一刻會不會落在自己的身邊。
而在文家屯的日軍第一師團駐地,所有的日軍將佐們都呆在一個臨時強徵的地主屋子裡,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現在,東京野戰炮兵第一聯隊只有兩個中隊到達,而且炮彈有限,沒有足夠的騾馬,其餘火炮彈藥短時間內無法從花園口運送過來;我建議炮兵不要參加外圍攻擊,而是用在對金州城的總攻中。”
第一師團參謀長大寺安純大佐,站在金州地圖前說道:“目前雖然不清楚清軍在金州防線,佈置了多少的兵力,不過復州大道明顯是他們的軟肋。”
“從大黑山潛伏過去的帝國偵察兵們,一直潛行到金州城外的陳家屯高地外,才發現有五百左右的清軍盤踞;破頭山大約有五百不到的清軍防守,在破頭山到陳家屯的七八里山道,居然沒有任何清軍的蹤跡。”
聽完大寺安純的敘述,山地元治低頭看了一會兒地圖,開始下達作戰命令:“命令,乃木部立即停止攻擊,後撤一里建立防線;明日清晨四時,以齋藤支隊為先鋒,第二旅團主力為後續部隊,繞臥龍水庫至復州大道,進攻破頭山清軍陣地;清晨六時,乃木部繼續佯攻石門子,臥龍坡,牽制金州大道的清軍。”
“報告,花園口司令部信函。”
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