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連灣二(第2/2 頁)
連,旅順的門戶;欲克旅順,必取金州,而這就是咱們援朝軍集結在這裡的目的。”
“毛超,沈參謀,”
這時候,之前已經和沈兆翱見過面的趙懷業,匆匆騎馬過來,手裡拿著一封電報:“這是總督府的電詢。”
沈兆翱接過電報,看了一邊,抬頭對趙懷業說道:“趙將軍,請您給總督衙門回電,我們援朝軍來到這裡的目的,就是奉了團長的命令,守衛大連。”
“好,好!”
趙懷業聽了大喜,心想著有了這支援朝軍幫忙防守,自己就可以少招一些新兵,多吃一些空餉了。
金州城,統領府。
金州城副統領連順和正定鎮總兵徐邦道坐在大堂內,久久相對無言。
“無論倭夷從大連灣登陸,還是從別的地方,這近在咫尺的金州城,他們都不可能視而不見,任由咱們威脅他們的後路;所以,金州城必有惡戰!”
現年57歲的四川籍總兵徐邦道,作為打過太平軍,捻子的老將領,自然知兵,一眼就道出了金州未來的必然戰事。
“我已經給裕祿去了電報,他只答應給一營的步隊過來增援。”
連順一臉的無奈:“真要起兵戈,還得靠邊上的北洋,畢竟大連,旅順還有著一萬多的部隊;只是我去見過兩次趙懷業,他總是不鹹不淡,一說道聯軍,就左顧而言他。”
徐邦道聽了也是沉默無言。
作為非合肥籍的淮系將領,他的拱衛軍在捻子平定以後,一直被中堂裁剪,到最後只剩下兩營馬隊,一營炮隊。
說沒有一點意見,那是假的。
尤其是在十二年之前的壬午兵變,在對朝鮮未來的定位上,北洋的二號人物張樹聲,和吳長慶,傾向於採取張謇在朝鮮時撰寫的‘朝鮮善後六策’。
――把朝鮮廢為郡縣,和東三省連為一氣。
當時的北洋水師無敵於東亞,這是一個極佳的完全吞併朝鮮的時機。
結果引起了李鴻章的警惕,認為張樹生這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想借著朝鮮的事兒,奪取他對北洋的控制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