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伏擊(第1/2 頁)
在援朝軍山地狙擊特種連離開安州城的時候,何長纓才最終下定了決心,完全改變之前設想的作戰規劃。
將在不久之後回國參與金州,旅順戰役。
在何長纓以前的構想裡,援朝軍將在北朝鮮的裡牢牢的紮根下去,背靠著鴨綠江,不斷的打擊破壞日軍的後勤補給線。
慢慢的消耗敵人,壯大自己。
然而金州,旅順無辜百姓可能將會面臨的血腥屠殺,是何長纓心裡怎麼都繞不過去的一個坎。
尤其是旅順的那場大屠殺,從不滿週歲的嬰兒,到垂老的老者,男人,小孩,婦女,被殘暴的日軍屠戮一空。
全城兩萬餘百姓,只有三十六個埋屍人,倖免於難。
如果冷血的說,正是日軍在金州,旅順肆無忌憚的屠殺,讓西方世界一片譁然,從而對東洋的看法有了一些微妙的改變。
開始警惕這頭兇殘的幼獸,並且終於真正的出手干預清日戰爭。
也正是這場屠殺引起的西洋列國的干預,讓明治天皇最終決定站在伊藤博文這一邊,完全放棄了山縣有朋兵進北京的作戰規劃。
明治隨即就旗幟鮮明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在旅順慘案發生後的第九天,向山縣下達了回國“養病”的詔書。
從而使得大清又繼續苟延殘喘了12年,而把兩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強加在中華每一個無辜百姓的身上。
既然何長纓來到了甲午年,手裡又掌握了兩三千的強軍,他就絕不能允許這件事情再次發生。
何長纓給方大海的命令是,將部隊竟可能的紮根於平壤至安州一線,依靠當地的朝鮮百姓,進行遊擊戰術,以戰養戰。
為此,何長纓還專門從閔丙奭的部隊裡借調了六名朝鮮士兵,劃歸方大海連。
這六名朝鮮士兵,都是平安道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對援朝軍未來植根於平安道,將會起著無與估量的幫助。
並且何長纓又把郝天勝營的營級教導員王冠集中尉,調到特種連,作為特種連的教導員。
“在以後的一段時間裡,你們特種連的處境將會艱難無比,然而英雄的隊伍,總是在烈火和嚴寒的戰鬥裡淬鍊出來的;對於特種連的將來,我充滿了期待,也確信無疑!”
“你們可以吸收當地心向中國的朝鮮當地人參軍,部隊要學會化整為零,在分分合合中來回絞殺日軍的小股士兵,打擊他們的後勤線;什麼時候覺得堅持不下去了,就率軍回國。”
何長纓的話,方大海和陳志輝牢牢的記在心底,並且都在心底暗暗的發誓,一定不能灰溜溜的被日軍趕回國去。
要把特種連的根深深的扎進朝鮮的領土,和日軍周旋壯大,等待著團長重新帶兵回到朝鮮,一舉將日軍趕下大海。
“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我們都是飛行軍,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那密密的樹林裡,到處都安排同志們的宿營地,
在那高高的山崗上,有我們無數的好兄弟。
——”
在蟒蚺口的山頂上,特種連的戰士們正躲在山林子裡休息,連排長教導員們圍成一圈兒,討論著下一步的方針。
而士兵們正在低聲的合唱著臨行時,團長現場給他們譜的一首軍歌:《援朝軍游擊隊隊歌》。
大家越唱越來勁,尤其那‘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讓敵人亂衝撞,我們的陣地建在敵人側後方,敵人戰線越延長,我們的隊伍愈擴張。’
只是唱著就讓人熱血澎湃,簡直是太過癮了,真想現在就去找一隊日軍練練手!
“連長,來了一隊日軍騎兵,五人五馬。”
這時候,負責前方偵察的三排長劉勇,一臉興奮的跑了過來,激動的朝著方大海彙報。
“好!”
方大海出身於威海漁民家庭,自小貧苦,常年在海上漂泊,所以不但性子野,而且渾身黝黑如碳,此時一米八九的大高個子站起來,甚是驚人。
特種連很快就沸騰起來,然後紛紛朝著蟒蚺口兩側的山脊線運動,準備狙殺這五個不知死活的日軍探子兵。
“嗒嗒嗒——”
隨著馬蹄聲碎,不久五騎騎著東洋矮馬的日軍,出現在眾人的視線裡面,當頭一個步槍上懸著旭日旗,應該是這隊日軍的伍長。
來了!
所有特種連計程車兵心裡都是一緊,不由得屏住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