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水豐失陷二(第2/2 頁)
建立根據地,然後南下山海關,最終實現與大清的直隸作戰,徹底打投降大清政府,逼迫簽訂城下之盟。
一個是屈服和談,一個是投降簽約,幾字之差,裡面已經牽扯到了日軍對大清作戰方針的本質改變。
這也是為什麼何長纓要去山海關,真讓日軍第一軍輕鬆叩關,逼迫大清簽訂城下之盟,顯然是何長纓更加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所以對於朝鮮方面的兩支小隊伍,何長纓現在則是根本無力顧及。
他給方大海的電令是,從十一月一號開始,靈活肅清安州,平壤,博州城外的日軍落單小股部隊,最終實現把大島義昌部完全壓縮在三城之內。
而在水豐,因為援朝軍只是幫助閔丙奭,閔泳駿組建朝鮮軍,對軍隊的指揮權沒有任何的染指。
而且面對著鴨綠江一線盤踞的大量日軍部隊,何長纓也不想因為援朝軍的頻繁動作,暴露了這支親善中國的軍隊存在。
所以何長纓讓方大海給劉光彥,徐如轉達的命令就是繼續待命。
因為何長纓的這個命令,水豐,朔州的援朝軍,從上到下都有了一種被拋棄的鬱悶感。
劉光彥整天拉著張風景喝悶酒,部隊的警戒哨也一再朝著水豐收縮放任。
就在這個時候,在西洋歷11月27號寒冷的清晨,日軍奧山義章部,山口圭藏部的四個中隊的步兵,開始從三個方向對水豐城外的朝鮮軍營地,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從來沒有經歷過戰鬥的朝鮮新兵,很快就亂成一團糟,夾雜在其中的近百名騎兵連的援朝軍,大喊著勉強組織起來的少許兵力,也隨即被日軍兇猛的火力給打散。
在短短十分鐘之內,城外軍營的兩千朝鮮軍,不是舉手蹲著投降,就是像滿山的野鴨子一樣,四處逃竄。
而援朝軍騎兵連計程車兵教官們,只好一邊射擊,一邊退回水豐城。
等到還在睡懶覺的劉光彥,聽到槍聲跑上街頭,大股的日軍已經衝進了水豐城。
而城裡面的街道上,全是朝著其餘城門奔逃的朝鮮潰軍和平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樂文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