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分配(第2/2 頁)
翁同龢一臉正色的說道:“皇上,臣子們一腔熱血,不宜冷了他們的心啊!”
“對,對,就是這個意思;老師以為該如何處理?”
光緒見到翁同龢一語點出了其中的關鍵,不禁連連點頭,心想著還是老師懂得自己的擔心。
“現在山海關駐防有兩萬大軍,關內諸軍雖然槍支缺少,不過倭夷想要破關,只有先拔關外三城,而關外三城幾乎人手一槍,且彈藥充足;”
翁同龢心裡已經想好了說辭,卻故意的摸著鬍鬚,裝作沉吟狀:“因而,山海關看似缺槍少彈,實則不缺。”
光緒想了一會兒,抬頭驚訝的說道:“老師說的太有理了!只要關外三城安如磐石,關內諸軍並不需要太多的槍支,而關外三城現在人,有了支步槍,剩下的做飯,運送彈藥,修葺營房工事,根本就不需要配槍。”
假如劉坤一在這裡,他會委婉的啟奏光緒,賬不是這麼算的。
假如聶士成在這裡,他會誠懇的啟奏光緒,必須要保證關城兩翼清軍擁有足夠的火力,才能防止倭夷久攻不下關外三城,選擇從其他地點突破。
假如何長纓在這裡,他會無視翁同龢這個私心爆棚的老混蛋,而是和他據理力爭,並且在心裡暗罵‘屁話’,‘尼麻痺’!
然而現在殿內只有這中二熱血青年光緒,和這個狡詐無恥,只記私怨,毫無國朝公心的翁同龢。
“一著老臣看來,既然眾將都訴苦表決心,斷不能冷了他們,不如按著人數和現在手中槍支的多寡,來均分分配;這樣無人有怨言,說不公。”
翁同龢到此,終於說出了他心裡的伎倆。
在他看來,聶士成和關外北洋三軍,只要老老實實的守好山海關則可,萬一給他們這些利器,一不小心又是個大捷。
那麼前段時間費這麼大的心思瓦解北洋,趕李鴻章下臺,豈不都是白做了?
最好在關外三城,倭夷和北洋軍打得兩敗俱傷,那才是最美妙的事情。
當天下午,光緒算了各軍的人數和現有槍支武器,隨即把那一萬支步槍,門火炮,進行了他所認為的完美的拆開分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