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寄希望於日軍的耿直(第1/2 頁)
“你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是這個國家的守護神,我為你們而驕傲!”
“這個國家,就得對得起你們的付出和犧牲!”
“不能讓英雄流血犧牲,再流淚!你們是這個國家最偉大,最可愛,最光榮,最英勇無畏的人!”
“你們就是中華民族鐵打的脊樑,就是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不滅的民族魂!”
“立正!”
“啪!”
“敬禮!”
“譁!”
三千餘人的方陣的統一動作,帶著絲絲鐵血的剛硬,讓人不覺就屏住了呼吸,變得嚴肅。
“預備,”
“放!”
劉餘福的獨臂右手,狠狠的揮了下去。
“砰”
“砰”
“砰”
600支13連發毛瑟快槍,一連響了九聲,瞬間朝著天空發射了7800顆子彈。
槍聲。、
在群山大地間轟鳴,迴盪。
西洋歷1月12號,聶士成拿出了最後的分配方案,關外三城分得800支毛瑟連發快槍,9門火炮則是留在關城後面的一處山坡高地,組建一個炮營,集中使用。
至於北翼城的那6尊克虜伯山炮,聶士成也有意拉回關內,和那9門火炮一起集中使用,不過被何長纓拒絕。
已經對朝廷死了心的何長纓纓看來,既然十九守不住山海關,那麼就得先求得自救。
想要自救,打鐵就得自身硬棒!
硬棒的最基本前提,就得有兵有槍,有炮有糧。
在何長纓算來,日軍在山海關大致可能選擇三種進攻方式。
第一種就是大軍集中兵力,毫無花巧,老老實實的先從關外三城開始拔除,然後下一步在攻擊山海關,進行破關。
那麼何長纓就只能認命,也老老實實的跟山縣有朋死磕,照著拼個乾乾淨淨,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的打法,血站到底。
第二種就是奔襲九門口長城,從那裡破關。
那麼何長纓在獨立營留下的後手,想來將會給山縣有朋深刻的印象。
不過也僅此而已,下面日軍就會連破九門城,石門寨,然後要麼從背後打擊山海諸軍,要麼直接奔襲津京地帶。
第三種就是直接繞開關外三城,或者說佯攻牽制關外三城,然後日軍主力從其餘地點全力突破。
那麼何長纓所要做得就是,在關上清軍全軍潰敗以後,關外三城如何艱難的生存下去。
如果何長纓是山縣有朋,假如選擇第二種作戰方案,他也不可能允許這八九千的精銳輕鬆逃回津門,參與其後的守衛戰。
而關外三城,有抗倭軍,拱衛軍,盛軍,仁字軍,蘆榆防軍,還有大量的新兵,旅順逃兵。
假如在關內清軍崩潰時趁機朝著關內撤退,很可能就是平壤慘劇的再現,而且將會更加的嚴重。
為了三城八千士兵,也為了下一步的直隸戰爭,何長纓也只有讓三城成為一個釘死的釘子,死死的楔在這裡。
所以何長纓要自救,要把關外三城連在一起,成為一體,建成一個要塞。
不然一旦日軍破關,這關外三城就成了一個孤懸的死地,放眼望去,何長纓找不到一支會來救援的部隊。
從12號起,關外三城開始拆卸城內大量的房屋,在東西羅城,北翼城,三點之間建立三條冰泥草磚混合的防禦胸牆。
按著何長纓的設想。
東羅城西北角到北翼城東南角,西羅城東北角到北翼城西南角,這兩條邊長各430米,厚1米,高1.5米。
東羅城西南角到西羅城東南角,這條邊長500米,厚1米,高1.5米。
為了儘早完成這個艱鉅的工程,三城8500名士兵,進行著四班倒的高強度修築。
關外三城的異狀,隨即就被北面的日軍發現,山口素臣不久就出現在日軍第十六聯隊三大隊的陣地前沿。
在這個位置,視野正好能夠完全看到三城之間空隙的情形。
“這些白痴想修城牆,他們以為帝國士兵們會眼睜睜的看著讓他們修麼?”
櫻井庫三郎的臉上,帶著淡淡的嘲諷和喜悅,這些忙碌的大清士兵們,都是天然的好靶子啊!
山口素臣一臉的嚴肅,大本營給他的電令是不得擅自主動進攻清軍,建立營地等待山縣司令率領第一軍主力前來。
給廣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