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雁過拔毛(第1/2 頁)
何長纓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賈起勝和徐邦道等將領的臉色就好看了很多,只要不破城,這仗總能煎熬著打下去。
“我現在就回去讓士兵修補垮了的那一段城牆口子,把其餘幾門也全部堵死,只留南門。”
賈起勝說做就做,朝著何長纓,徐邦道,李經方拱拱手,率領手下大步下了北翼城。
於是,城牆上就只剩下西羅城和北翼城的將領們。
何長纓苦笑著說道:“徐哥,早知道你們要堵上地道,我還不如讓那三個‘大師’留在北翼城,多挖一條出來。”
聽何長纓這麼一說,聶士成手下的兩個營官,聶鵬程,沈增甲的臉色就有些不太自然。
“哈哈——”
徐邦道大笑著說道:“哥哥我戎馬四十年,這次就準備把自己的老命擱在這個西羅城。”
何長纓聽了沉默無聲。
在他的記憶時空裡,這位大清老將在金州的時候,就不顧李鴻章的暗示,主動和連順聯兵,防守金州。
之後在旅順先是說服衛汝成,聯兵主動伏擊日軍的先遣騎兵中隊;然後去主動聯合薑桂題、程允和,集中五千兵力進行土城子反擊戰。
其戰,擊潰了日軍第三步兵聯隊的三中隊,日軍被擊斃將卒十一人,負傷三十五人,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在旅順口失陷後,徐邦道率潰卒走金州去營口,之後的蓋平攻城戰,第四次第五次反攻海城,牛莊、田莊臺的防禦戰中,處處都有這個老將活躍的身影。
在甲午戰爭以後,徐邦道被褫職歸鄉。
在第二年,就鬱鬱而終。
其時,夕陽漸下,紅霞滿天,東面老龍頭海域的海面,被紅霞染得猶如火焰一般的燃燒。
又似血水一般,在緩緩漫散,染紅整個海面。
這時候,一行快馬從南門進入,聶士成率領一群將領上了北翼城牆。
“我以給劉督憲那裡去了電報,明日清晨將把津門商團總局自募的編入‘津勝營’的五營2000士兵,調撥到山海關;這2000人將由你們三城均分。”
聶士成看到何長纓不以為然的神色,抱歉的說道:“現在直隸兵力吃緊,算得上精銳老兵的人馬,不是堵在旅順,就是堵在奉天以北;這些新兵總能瞄著放槍不是?”
“他們有槍?”
徐邦道一聽,就歡喜的直笑。
“只有一百來條單發步槍,還有三百條抬槍,其餘的都是徵集的獵槍,鳥統,大刀片子;嗯,還有一批弓箭。”
聶士成說得自己都有點臉紅。
“唉,——”
徐邦道和一群軍官都一聲嘆息。
“抬槍好啊,比這個什麼毛瑟快槍守城要犀利的多;火藥多,彈丸大,一槍頂十槍!”
一邊的唐仁廉看到何長纓,徐邦道他們看不起抬槍,不禁有些不愉快。
當年打太平軍,抬槍槍陣一擺,齊放過處,聲震如雷硝煙瀰漫,對面的太平軍都是成片的倒下。
往往兩個齊射,對面的太平軍就潰不成軍,落荒而逃。
何長纓聽了直想笑,現在的戰爭,早已經不是當年計程車兵排成橫列對射,而是散兵線接近,然後在匍匐射擊。
你在城頭盲人摸象般的瞎放一氣,就是打爛了槍管,都不一定能摸到日軍的一根鳥毛。
“德國的那批軍火什麼時候能到?”
何長纓就是看中了那六十五門80mm口徑的新型克虜伯野戰炮,雖然大清朝依然發暈的沒有買炮彈,可是這批野戰炮超遠的轟擊距離,還有這麼多的數量,都不由何長纓不動心。
據德國那邊的資料,這批野戰炮假如使用他們的炮彈,最大理論射程超過十里,何長纓想著用著大清的炮彈,打個七八里總差不多吧?
那麼,何長纓再想法借‘假老丈人’羅榮光一營炮兵,加上羅華飛這一哨,也可以和日軍進行炮戰了。
“近日日軍艦隊在煙臺,蓬萊一帶活動頻繁,魯東拿走了二十門,威海衛軍港為了布控後路,拿走了十門;剩下三十五門正在去滄州的路上,路上雪化泥濘,估計還得七天才能抵達津門。”
聶士成看了一圈身邊個個一臉渴望的將領們說道:“津門各軍也在爭這批火炮,兵部已經給劉督憲去了電文,董福祥,程文炳,志銳,將各得六門。”
“我靠!這真是雁過拔毛,都tm什麼時候了?山海關一破,tm比一個部隊就六七門火炮,能抵擋得住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