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山海關防區二(第1/2 頁)
一秒記住【筆趣閣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閱讀。
“日軍這次南下的先遣部隊,有一個旅團加上大半個重炮聯隊,大約有8500軍力;”
何長纓微笑著說道:“他們一路南下,肯定是疲憊不堪,假如眾將軍一起率兵出關偷襲,未嘗沒有大捷的可能,只要打垮了這支先遣隊,下面的仗就好打多了;而且別說步槍,就是大炮也能搞到。”
何長纓的話,不禁徐邦道和連順聽得躍躍欲試,就來賈起勝也頗為動心。
“皇上和劉督憲已有嚴令,大軍不得出關浪戰,以免中了倭夷的詭計;畢竟你我眾將軍這一萬三千軍馬,現在幾乎就是直隸最後的精銳軍隊。”
唐仁廉失望的搖頭否決何長纓的冒險提議,這仗勝了還好,萬一敗了,倭夷兵就可以一路暢通無阻的直奔津門。
現在津門除了羅榮光的兩千大沽防軍,劉坤一帶來的兩千江南兵,只有城防營那近千廢物旗兵。
而那些剛剛招募的團練,絕大多數手裡拿著都是長毛在訓練,全是一群烏合之眾,明顯沒有一點的戰力。
一旦失了津門,下面就是京師。
而京師現在除了那些天天抽大煙,賭銀子,喝花酒的旗兵,哪有可戰的營頭?
那麼,自己可真成了大清的千古罪人!
只是這麼想一想,唐仁廉就渾身不寒而慄,他強笑著說道:“歷往以來,山海關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形勝險隘,稱之為天下第一關;我朝自太祖皇帝萬曆四十六年,發檄文‘七大恨’,討伐明朝,到大軍入關入主華夏,整整打了二十七年,這些倭夷小兒,還能強過當年的八旗天兵?”
聽到唐仁廉這麼說,包括何長纓在內,也都沒有話說。
戰爭的事兒,瞬息萬變,哪個敢說十拿九穩。
萬一伏擊不成反被打殘,那麼日軍大軍長驅直入,山海關誰來守衛?
“何將軍,你怎麼知道倭夷南下的兵力?”
山海關守尉白濟,好奇的望著何長纓詢問:“難不成你的探哨一直探到兩百里外的綏中縣城?”
聽了白濟的問話,所有的將軍們也都一臉詫異的望著何長纓。
“不是綏中縣城,而是葫蘆島;我有一營士兵在葫蘆島一帶拉練,遇到了日軍的南下隊伍,訊息也是剛剛在不久前傳了回來。”
何長纓的話,讓廳內眾人倒吸一口涼氣,真是無知者無畏,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是那幾個洋人軍官訓練的營頭?”
唐仁廉對何長纓頓時刮目相看,這才是真正的將膽!
“嗯,他們應該會嘗試阻擊日軍的腳步,不過效果可能有限;畢竟日軍也不是蠢豬,這營的山地狙擊能力還很薄弱。”
何長纓說道這裡,心裡也不禁有些擔心獨立營的安危。
這次回津門,何長纓之所以帶回了大半偵察連的骨幹,而不是挑選一批優秀的中層軍官隨行,就是看中他們的偵查能力。
山海關不像遼南。
在金州,南關嶺,營城子,土門子,只要嚴防死守這十幾裡的陣地,日軍別無他法,就只能一步步的硬攻。
山海關一線長城,雖然群山聳立陡峭,卻是有著無數的突破點。
雖然這些突破點不能像山海關那樣,行走車馬,運送大炮糧食軍資,可是步兵的突破卻沒有任何的問題。
如果日軍真的不能攻陷山海關,那麼派出一支或者幾支步兵,從別處長城強行突破,然後繞道攻擊山海關後背,聯合夾擊。
或者更加生猛一些,直接去打津門,甚至京師,也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何長纓啟用這些優秀的偵察兵,為山海關團的中級骨幹,就是為了隊伍圍繞著長城一線和日軍打伏擊,做準備。
大廳裡,眾人聽到何長纓說那一營計程車兵,居然會嘗試攻擊上萬的倭夷兵,都是神情各異。
除了深知何長纓膽量和為人的徐邦道,連順,其餘眾將都是根本不相信,認為何長纓這是滿嘴跑馬,給自己的隊伍臉上貼金。
“啟稟軍門,總督衙門電報。”
山海關電報局的電報委員劉宇強匆匆進屋,跪著呈上電報。
唐仁廉接過電報,仔細看了一遍,示意劉宇強退下,然後把電令交給身邊坐著的王連三說道。
“劉督憲再次嚴令,各部不得輕易出關浪戰,各自劃分防區,守好自己的本分;”
說到這裡,唐仁廉對何長纓說道:“何將軍,你部最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