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酷烈(第2/2 頁)
山口素臣沒有一戰攻陷山海關的野心,這個關城既然號稱‘天下第一關’,自然有著它雄厚的底蘊。
他只想先看一看對面清軍的虛實。
當然,假如帝國的部隊能帶給他一些意外之喜,他也非常樂於接受。
然而,山口素臣對此並沒有抱有太大的期望。
他也算半個中國通,熟讀中國史,在兩百五十年前,不是吳三桂放關,僅憑著多爾袞這些邊塞野蠻人,哪能那麼容易的叩關而入。
能有這麼容易叩關,大明花費百年光陰,無數的財力人力,修築這萬里長城幹什麼?
清軍入關以後,在中國大地從北殺到南,在順治朝的十八年時間裡,至少屠殺了一億六千八百萬大明百姓。
而間接死於饑荒瘟疫的百姓,也超過四千兩百萬人。
到了所謂的‘康熙盛世’,在康熙二十年,大清的人口大約只有4651萬人。
也就是說在明末時三億多大明百姓,到了康熙二十年,只剩下了六分之一不到的人口。
這是何等的禽獸和酷烈!
在山口素臣遠望山海關的時候,山海關的眾將,也紛紛站在城頭遠望對面的日軍,嘴裡面全是武將本色的罵罵咧咧的髒話連篇。
真是相看兩相厭,卻又不得不看。
何長纓,徐邦道,李經方三人坐在北翼城的北城樓裡,面前擺著一張木桌,桌子上放著三杯熱茶。
李經方熟讀三國,諸葛亮在城樓撫琴漫唱《空城計》,嚇退司馬懿的那一段。
讓他時時如痴如醉。
今兒雖不能一曲清音退倭兵,可是喝一杯他特地從家裡帶來的西湖龍井,看著遠處的倭夷小兒,也算是對兒時夢想的一種撫慰。
“日軍不知會怎麼打?”
徐邦道特意在這個緊要時候,跑到北翼城,就是想聽一聽何長纓的意見。
此時,大清朝透過西洋各國的大使,友人們,多少也算摸清了這次先行南下的日軍的底子。
日軍第二師團的第三旅團,旅團長是山口素臣少將。
部隊裡還配有日軍第一重炮聯隊的二十六門105mm口徑的大炮,這些大炮都是不久前採購自德國克虜伯火炮廠的鋼鑄大炮,射程遠,威力大。
聽著徐邦道的詢問,想著山口素臣這個名字,何長纓的臉上就露出了一絲微笑。
冷冷的,帶著嘲諷的微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