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2/4 頁)
面向外走一面帶著點不情願的說:“好好看著你的羹,仔細煮幹了白忙活。”
小寒把紅棗薏米羹端給陳嬌的時候,陳嬌還是對這碗羹湯充滿了期待的。
“恩……”陳嬌用銀匙舀了一勺羹放在口中細細咀嚼,眉心不禁淺淺的蹙起來。
她從小錦衣玉食嬌生慣養,對吃食的要求一向很高,即使是一萬羹也比他人更能吃出好壞,況且這碗羹黏黏糊糊的都快熬成稀米飯了,她怎麼能不蹙眉。
“娘娘覺得如何?”小寒帶著一點期待的看著陳嬌。
“這要是再煮一會你恐怕要配幾個菜才能吃,快成飯了。”陳嬌說。
“哦,那,那奴婢出去回稟,再在重新……”小寒眼裡的興奮一下子暗了下去,都不到該怎麼回覆滿心期待的天子了。
不過出乎小寒的意料,陳嬌將那口“薏米飯”嚥了下去,舌尖無意識的舔了一下嘴唇笑道:“太主能熬成這樣也真算得上出乎意料的好了,這裡面這些小花還挺香的。”
陳嬌所說的小花自然就是太皇太后賜下的“藥引”,其實它本是一種產自趙國南部山丘的小花,洗淨曬乾之後便可入羹湯,不過是一味藥性平和的普通藥花,這種神奇的功效也是當地百姓口耳相傳的神話,其實湯羹的藥性未必真的神奇,更重要的不過是熬湯之人蘊藏了感情的真誠祈願。
陳嬌用湯匙舀起一顆燉爛了皮的紅棗放在嘴裡,不一會吐出一顆棗核笑道:“棗子好甜,真不錯。”
陳嬌沒用早膳,又感念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母親親手為自己熬製湯羹,心存一份感激和快樂,竟將一碗算不上美味的紅棗薏米羹吃了下去。
殿外的劉徹看到小寒端著托盤出來,趕忙上前迫切又充滿期許的詢問道:“如何?阿嬌怎麼說?”
小寒微笑道:“陛下請看,娘娘都吃盡了,說這第一次做羹能熬成這樣也真算得上出乎意料的好了。陛下可放心了。”
劉徹大喜,胸中的抑鬱一掃而空,幾日以來第一次這麼開心。
“那朕明日再來,你們切不可將朕熬製湯羹之事告知皇后,若是洩露半個字朕要嚴懲椒房殿內的宮人,一個都不落下。”劉徹這話算是嚴厲的警告,可是他真的很高興,以至往日冷冽的語氣都多了幾分人情味。
小寒看著年輕英俊的天子得意又威嚴的面孔竟然怔了神,直到劉徹狹長的眼眸瞄向她時她才低頭道:“喏,奴婢知道,除了奴婢和大雪殿裡再不會有第三人知曉這件事,請陛下放心。”
陳嬌一連十幾天都吃著紅棗薏米羹,大長公主不提更沒人告訴她這是劉徹熬製,陳嬌還一直認為是大長公主的手藝,和小寒說笑時還說大長公主的手藝真是日行千里,一天比一天好。
於此同時不知是趙謙的藥效果太好還是太皇太后的藥引方子真的功效神奇,陳嬌的身體也恢復了不少,不像之前那樣乏力,劇烈的小腹疼痛更是很少出現了。
小寒把陳嬌那句“果真是至親至愛的誠心好過世間千萬良藥,可見這湯羹裡真是費了太多至愛心思”的話傳給劉徹時,劉徹高興的午膳都多吃了一碗飯。
劉徹的心情有了暫時的好轉但薄太后似乎就不難麼順心了。兩日前掖庭令前來求見太后,永巷裡有名前朝得過寵幸的家人子上吊自抑了。
在宮裡得過寵幸的女人不同於其他,出了人命是大事,薄太后得知有些不悅,帶著大寒詢問了半天都沒查出什麼原由。
“哀家想讓姚翁帶幾個青天觀的術士來宮裡看看,阿嬌小產,還有這起子說不清的自縊,哀家心裡總是不太放心,這等小事又不該擾了太皇太后的清靜,哀家看還是未央宮裡不乾淨,讓術士來看看驅邪避兇。”
薄太后情緒不高,面對來給她請安的劉徹道,“天子看呢?”
劉徹本來對這些後宮之事不太關心,無可無不可,剛要答應又忽然閉了口,猶豫了一下道:“母后,去年冬至才剛起過壇兩宮邪祟皆除,朕又在長樂宮造銅仙承露臺,這一回也未必有太多不乾淨的東西,朕看就讓宮裡的術士做做法便是,興師動眾的在未央宮起壇恐怕要擾了阿嬌。”
薄太后搖頭道:“你呀,雖說是天子,到底年紀輕,這些事經歷得少。哀家看不但要在未央宮大作法事,還要給阿嬌宮裡好好看看,沒什麼事最好,就怕哪路的神仙落錯了地方,那些精怪打錯了主意。你是天子,身上自有至陽的天命罡氣,你在椒房殿時那些不乾不淨的東西敢過去?現如今天子不在椒房殿下榻,阿嬌的身子弱,又是星宿轉世,最怕這個時候有些東西趁虛而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