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部分(第2/4 頁)
手說:“有你國際大導演做監製,我這兩把刷子還是不要獻醜了。”
張徹說完率先爽朗的笑了:“哈哈,王先生,相信以協和國際的能力絕對能使本片大獲成功,只是不知道你怎麼應對之後的跟風?”
王小虎一愣,說:“張先生還真跟我出了個難題,跟風之作向來是香港電影的隱患,一部影片成功之後,其他人都一窩蜂的分食剩餘票房價值,對此我也是沒有根治的辦法,不過我認為只要多開闢幾個型別片,多一些選擇的話,大家就不會這樣扎堆了。”
“嗯。”張徹聞言點頭不已:“看來你已經有計劃了。”
“計劃談不上,只是個初步的想法而已。”王小虎道。
……
……
網友上傳章節 794 客串一把
794客串一把
在王小虎的記憶中,《英雄本色》一炮走紅後,跟風者趨之若鶩,掀起一片聲勢浩大的“英雄片”浪潮進入速進入本站
不說那些膚淺、粗製濫造的作品,1987年,吳宇森和徐克又合作拍攝了續集。儘管此續集在那個年代依舊成功,但在王小虎看來和第一部差距相當大,可以說是吳宇森走火入魔隨意發揮的作品,更不用狗尾續貂的《英雄本色3夕陽之歌》。
今天張徹主動提出來,多少讓王小虎感覺有些頭大。
的確,跟風是香港電影的最大特sè之一,特別是以商業片為主流的黃金時代更為嚴重,往往一部型別電影票房大賣之後,勢必會引發一陣跟風的狂潮。
一個好的型別被拍的多了,觀眾會審美疲勞,那麼這個型別片也就宣告完蛋。
“這個問題讓我苦惱過很久,也想過很多辦法,但是終究無法徹底改編跟風的問題。”王小虎沉吟道:“不過張先生既然問了,我先把心裡還不成熟的想法說說,不足的地方還望張先生見諒。”
“洗耳恭聽。”張徹雙手合在膝蓋上,仿若認真聽講的學生。
曾幾何時,張徹是香江影壇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隨著香港電影界湧現一批新銳導演,短短數年間,這批新導演及其作品,以銳不可當的氣勢,在電影圈掀起一股巨浪。
眼前的王小虎在新浪潮衝擊下,不僅沒有受到任何打擊,甚至將協和國際擴大到所有電影人望塵莫及的規模,他的想法和經驗絕對值得一聽。
“從商業角度來說,跟風是必然的產物,畢竟現在投資商的雙眼都緊盯著票房,如果沒有票房彙報,誰還會來香港投資拍片呢。”
王小虎一邊整理思緒,一邊說道:“跟風有利有弊,其積極的因素是促進型別的繁榮,引發生產的規模效應。而消極的因素便是創作上缺乏開拓和創新,粗製濫造之作層出不窮,進而導致了一個型別片的迅速衰落。”
張徹頻頻點頭:“說的很有道理。”
“如果這股惡習不能得到適當的疏通,可以想象,幾年之後香港電影會步入臺灣電影后塵。”說到這兒,王小虎看看張徹,繼續說:“張先生如今在臺灣發展,想必對那邊局勢再瞭解不過了吧?”
“呵呵,現在那邊情況非常糟糕。//”張徹聞言苦笑連連,“今年年初,臺灣產量與發行量較多的如學甫、龍族、麗城、中影倍倫、新船、金壂、學者、龍祥…等各公司均因各種因素萎縮產量,其製片量一路下滑。不但如此,維繫電影產業的幾家公司產業重心也移往如有線電視的影視產業,而臺灣的片商見香港影壇繁榮,大規模赴港投資,哎。”
“所以,我這次除了來看看阿john之外,還有另外的事情要王先生幫忙。”張徹說完,表情有些不是很自然。
王小虎一挑眉毛,忙道:“張先生有事請說,只要小虎能做到的,會全力以赴。”
“不忙,不忙,先說正經事。”聽到王小虎毫不猶豫、如此痛快的答應下來,張徹心情大好,竟是賣起關子。
王小虎呵呵一笑,也不介意,繼續接著前面的話題說:“想要緩解跟風現狀,不外乎從幾個方面入手。”
伸出食指,王小虎說:“第一個方面是:行業規範化,目前好像除了協和國際外,其他電影公司都不是很正規。比如專門的新人包裝體系,比如專業武術執導培訓機構,當然,更關鍵的是海外發行產業鏈。”
“不錯。”張徹說:“這些都令別人羨慕,特別是協和國際的海外發行產業鏈,遍佈全球各地,是別人無法做到的。”
“第二個方面對劇作掉以輕心。大家見別人火了,壓根不經過認真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