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部分(第3/4 頁)
已。他將手放開,那長劍浮在空中,調轉方向,劍尖往東方指去。
他問道:“那邊可是千廈山?”
老婦被這神蹟嚇得不輕,連聲道:“正是,正是。”
他朗聲長笑,道:“果然在此
!”又回身稽首道麼,“多謝大娘指點路途。”反手攜著長劍飄然而去。
千廈山下,草木蔥蘢。
他沒有問路,一切跟著感覺走,輕而易舉找到了上山的途徑。
周圍山高林險,唯有一條小路蜿蜒而上。他邁步上去,便覺手中劍器發熱,劍鳴直上雲霄。
此時他身上別無行李,唯有一人一劍,獨上山路。一上山時,他便覺得身子一沉,似乎全身的修為散去了一般,又回到了凡人之身。腳步異常沉重。
“莫非只能憑本身力量爬山?”他這麼想著,心中也不慌。
山路崎嶇,確實絕險。若修為在,自然如履平地。但他修為既散,走起來也異常艱難。走到途中,險些滑腳,天幸抓了一把草,借力不曾摔下,可手上也被拉了一排血口。
爬了片刻,他撅了一根柺棍,一點點撐著上山,又用茅草編了個草帽扣在頭上。布衣草帽,竹杖芒鞋,倒有幾分旅客的意思。
行了一陣,眼前出現一道斷崖,他只得停下,這樣的斷崖平時一躍可過,這時卻不啻天塹。
突然,劍氣一熱,一道白光設在地面樹上,纏了兩圈,形成一道鏈橋。天塹霎時留出一線生機。
他鬆了口氣,小心翼翼拽著鏈橋過險。到了對岸,便覺劍上的熱氣散去了一些,心中明悟:這一路上若有山險,要靠劍中功德輔助,若之前準備不足,劍氣一散,他就困在山上永遠上下不得。
一路上山,果然九曲十八險,每一次到了絕境,劍上果然有一道白氣救命。但劍器也越來越涼,顯然當初積攢的氣息也耗盡了。
劍氣雖涼,劍鳴卻是越來越響,漸如黃鐘大呂。突然,一道白氣沖天而起,劍氣沖霄。
到了!
一抬頭,只見山坡一座小廟臨水而建。就如尋常山中的小小叢林觀一般,三兩間房舍,一扇柴扉。
將長劍橫在身前,雙手捧著,他來到道觀之前,抬頭看匾額,上面太平道三個字,字型樸拙中似含平和正氣,兩邊楹聯,龍飛鳳舞。
他默讀一遍,若有所思,邁步進觀。
道觀正堂也是簡樸,只有上面一座神龕,下面香案蒲團而已。神龕上供著一人,卻是個青衣女冠,眉目慈和,似不在道家神譜上。
他目光下移,只見神龕前一盞燈光明亮,卻是一盞走馬燈。只是走馬燈已經停止轉動,最後一格畫面,正是那布衣道人來到一座小觀,手持香火,正在參拜。
一切,都和他一模一樣。
看到那走馬燈,便如一道涼氣從頭頂灌下,種種迷霧散開,一切往來因果清晰起來。
望仙台、迷霧、走馬燈、舉著燈的小女孩兒……
前因後果,被一根線串起,化為一根綴滿珍珠的鏈條,在他心頭劃過。
他捧劍躬身下拜,朗聲道:“弟子江鼎,拜見太平祖師!”
二七六
走馬燈微微一動,周圍的景色再變。
原本古舊小廟如潮水般褪去,變成了一間最尋常的小屋。
小屋依舊簡樸,地下鋪的是稻草,除了一張小桌子之外,沒有一件大件的傢俱,但如此簡樸,卻不覺得簡陋,每件東西都擺在舒適的位置上,樸拙有趣。
在桌子對面,有一個長髮女子,穿著一身道袍,抱著個丫角女孩兒。那女孩兒唇紅齒白,像個瓷娃娃,正是在霧中提著燈的小姑娘。
遺憾的是,那女子是背過身的,江鼎只能看到她一身杏黃色的道袍和一頭柔順的披肩長髮。
正因為是背面,江鼎才更能確認對面的身份,正是他的天心派七祖之一的六祖太平。當初他在摘星殿中,見過七位老祖的畫像,且都是背面。
在七祖之中,有兩位女冠,四祖千秋,六祖太平。
在江鼎的印象中,四祖千秋好像四師姐玉婆娑,穿著乾乾淨淨的青袍,翩翩飄然,一手葫蘆,一手丹鼎,彷彿藥仙一般。
而六祖太平則風格不同,她不像江鼎認識的任何一個人,她衣著鮮豔,衣料卻樸素,一頭披肩發,卻扎著喜慶的緞帶,就像個尋常人家穿紅著粉,青春活潑的姑娘,沒有修道人的氣派,卻多了幾分親切自然。
只是,不知道太平師祖的相貌如何?為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