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偷地對自己和玉琪的食物很仔細地檢查,但後來小離的毫無行動讓她慢慢地放鬆警惕。
小離垂下她的雙眸,卻又忽然睜大雙眼,定定地看著石研的後方位置,回答道:“是的,我竟得遇與我身世如此相識的好友,不忍見他因你的死而傷心,所以我甘願忍下仇恨,再尋一個機會殺你。”
玉琪與她的命運唯一不同的地方是,他有著眼前的這位男子的守護,連著他的仇都有這人替他報了,而她賀英不同,她只能依靠著自己。為什麼她的心中會有著一絲對玉琪的嫉妒。
她在腦子裡甩掉了那不該有的想法,繼續說道:“但現在玉琪既死,而你又不知何故急急忙忙收拾東西想逃走,我便再也不能錯失機會,今日我是死也要殺了你為我賀家人報仇。”
石研卻沒有一絲的辯駁,也沒有告訴小離她的家人非她所殺。“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是啊,賀氏一家雖非她所殺,但的確是因她而死。
“你要我的命儘管拿去吧!”她一邊說著,一邊放下手中的劍和身後的包袱,直直地站於那裡。
看著小離滿臉的戒備和懷疑,石研坦然地說道:“我石研確實造孽太多,也曾一度一心求死,卻不得如願;沒想到現在的我一心想活,卻是命數已盡了,人的一生自己能夠掌握的地方真的太少了。
但小離請你記住一定不要失去你的信念,現在的我會如此容易地捨棄自己的生命,也是因為我石研的活在這個時代的價值早已被我自己親手毀掉了。”
就在那“符林一案”中,她不顧安又歡的性命,為了維護楊拓的政權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經放棄了自己一直堅持的對“驪朝百姓”的守護之道。在那之後,還不知離去的她,終就沒有成為驪朝之福,而是成為百姓不能安居樂業的罪魁禍首。
石研想起以前看到電視裡的高僧為了感化他人,去讓世俗之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犧牲自己的性命。那時她總覺得他們太傻了,但現在她終於懂了,原來他們行善的最高境界不是“你救了多少人,而是你現在救了人了嗎”。
一時的惡念,將會把一好人推入罪惡的深淵,為害他人,如之前的她。但同樣她此刻的行善也會把永久的善流於人間,如現在以玉琪為她延續的命來讓小離放下仇恨,延續小離的命,實現小離的幸福,這即為她唯一能做的善。
只是小離你能撐過在將來發現你的家人非我所殺後,安然活下去嗎?如果早就對我這舊主不帶一絲好感的話,剛才的你就不會還帶著面紗怕我看到你的真面目了。
她想起在書房中寫的第三封信,沒想到還是派上用場了。她掏出藏於胸前的信,遞予還是不明白石研所講之話的小離,說道,
“小離,答應我三件事,一如果將來你感抑鬱非常,生無可戀之時再拆開它,二請你今日之後放下你的仇恨,三我死後將我喪於此地。……來吧,小離……”
小離猶豫了一下,終於舉刀砍向那緊閉雙眼的石研……
第一百一二仗 人生一輪迴
石研只覺得脖子一痛,便沒了知覺,感覺好像回到當年的睡夢中。睡夢中的她又重新浮在半空中,飄飄渺渺地,找不到方向。
奇怪的是作為靈魂的她竟還能思考,此刻的她正回憶這生命之輪迴。
她在現代時,看著時光的逝去,特別在二十歲後,肌膚的衰老、青春的消逝,讓她覺得如果她真的活到六七十歲,那麼會是怎樣的恐怖。又想著如果有一日自己年老之時,面對著伴隨著自己幾十年的、擁有著無數美好回憶的生命即將灰飛煙滅時,那麼她會多麼的不甘。古代的皇帝不也因此一心想求得長生不老、永遠不死嗎?
所以因為著畏懼,她甚至想自己應該在三十歲之前結束生命,在她最美的時刻,卻也不是最留戀的時刻由自己來親手完結人生的旅途。
但來到著古代,她才發現原來人生是在轉了一個大大的圈。前半輩子她在成長,後半輩子她在衰老;前半輩子是由弱到強,後半輩子是由強到弱;前半輩子是在付出,後半輩子是在回收。這世間原就沒有前世做的孽下一世再報的道理,其實人的一世即為一個輪迴輪迴,人的前半輩子做什麼,後半輩子就收穫什麼。
就像她在這古代,一開始守護著玉琪的命與幸福,後來玉琪便把自己的命和幸福都還予她。一開始的為民所想,後來百姓對她的不離不棄,即使因著戰敗害得他們失去至親的人也不曾怪罪於她,但也因為她為己私怨,棄百姓於不顧,剛才小離控訴她時,她無以反駁。為這楊拓苦心經營這驪朝,結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