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契丹命不該絕!我宣佈從此所有的兵馬都歸蕭英雄管轄調遣,以後蕭英雄就是我們的統帥!”蕭峰忙擺擺手,朗聲道:“這使不得,為我族人出力,乃蕭峰的本份,但蕭峰乃一介武夫,絕不敢統領軍隊。”耶律懷遼滾鞍下馬,向蕭峰拜倒,眾將士見狀,也一齊下馬跪倒。
蕭峰慌忙跳下馬來,急道:“眾位快快請起,蕭峰受不起如此大禮。”忙又伸手去扶耶律懷遼和耶律英,道:“兩位快請起,折煞蕭峰了。”耶律懷遼道:“英雄如果不答應,我們不會起來。”蕭峰本可以輕而易舉地將他們拉起來,但這樣未免不夠尊敬,唯有道:“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怎麼可以做統帥?”耶律懷遼道:“現在我們契丹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正需要一位像你這樣的大英雄來率領抵抗蒙古,其它方面你不熟,我們可以輔助你。”蕭峰皺眉道:“這如何使得?”耶律英道:“蕭兄,你就答應了吧,大夥兒都盼著你點頭呢。”又大聲向眾人道:“你們說是不是?”眾人大聲道:“是,盼蕭英雄答應!”耶律懷遼道:“老朽老了,很多事情力不從心,你就作當是幫幫我吧。”蕭峰道:“將軍有意讓賢,令郎風華正茂,也頗得人心,正是最佳人選。”耶律懷遼搖頭道:“小兒如何能與英雄相比,今日在場這麼多將士,都親眼目睹了英雄的絕世風範,咱們契丹歷來是能者居上,讓小兒來做,誰人能服?不要再推辭了,為了這城裡的幾萬百姓,你就答應了吧。”說畢,竟要磕下頭去。蕭峰忙伸手扶住,嘆了口氣道:“好吧,承蒙諸位看得起,蕭峰就大膽答應了。”眾人齊聲歡呼,個個喜形於色。蕭峰將耶律懷遼扶起,朗聲道:“諸位請起吧!”眾人齊呼:“遵蕭將軍令。”一起站了起來。
蕭峰向耶律懷遼和耶律英道:“蕭峰見識淺薄,今日冒昧答應了,以後還望兩位多多指點。”耶律英道:“自家兄弟,何須客氣?出生入死我都跟著你了!”耶律懷遼執著蕭峰的手,激動得聲音有點兒發顫,道:“多少年了,我一直盼著有一位像你這樣的英雄出現,來領導我們日漸沒落的契丹族,今天終於盼到了。”蕭峰握著他的手,道:“將軍放心,我定當竭盡全力,保臨潢城裡幾萬生靈的周全。”說畢飛身上馬,朗聲道:“眾位兄弟,天色已晚,隨我回城。”眾人紛紛上馬,拉著幾車獵物,一路踏著夕陽而回,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當天傍晚,蕭峰命人將打來的獵物分給城裡最窮困的人家。第二天,耶律懷遼在校場召集了所有的將士,將讓位給蕭峰的事當眾宣佈,又在城裡各處貼上布告。於是臨潢城裡人人都知道雙箭連發打死兩頭猛虎的英雄當了這城裡的將軍,那些領到獵物的窮苦百姓更是對蕭峰感恩戴德。蕭峰接掌軍隊後,一邊讓耶律英和蕭明陽加強對士兵的訓練,一邊親自帶領士兵出城捕獵,各士兵的騎射功夫進步迅速,同時獵到的獵物也越來越多,城裡很多許久沒嘗過肉味的百姓吃上了肉,個個都歡天喜地。
第三節 兵臨城下(三)
這一天,蕭峰正在校場看眾士兵訓練,忽然一騎馬急衝進校場來,由於馬跑得太快,那馬上計程車兵還未到蕭峰跟前就被馬硬生生地拋了下來,蕭峰飛身將那士兵扶住。那士兵也顧不得言謝,氣喘吁吁地道:“稟……稟蕭將軍,城外來了很多蒙古兵,由他們的四王爺忽必烈親自率領,已經到了西門城外三十里處。”耶律英急問道:“大約有多少人?”那士兵道:“從來沒見過那麼多蒙古兵,估計有三四萬人。”耶律英倒吸一口冷氣,失聲道:“怎麼會這麼多人?!”蕭峰皺眉道:“終於還是來了,傳令,緊閉城門!”又掉頭對耶律英道:“走,咱們到西門城頭看看。”眾將士跟隨著一起往西門而來。
得到西門,城門已閉,守城計程車兵個個嚴陣以待。蕭峰登上城頭,向遠處望去,只見旌旗飄展,人頭湧動,萬馬奔騰著朝臨潢城逼近,那氣勢讓人驚心動魄。耶律英嘆道:“真是給蕭將軍你說中了,忽必烈想趁機平定後方。從前與我們交戰的敵人最多也只是幾千人,如今他帶了這麼多人來,足夠踏平整個臨潢城了。”蕭峰一言不發,他想起了當年在雁門關前面對耶律洪基幾萬鐵蹄的情形,那情景和今天何其相似!他沉思良久,緩緩地道:“唯今之計,只有來個擒賊先擒王,我出城去擒住忽必烈,希望可以讓他退兵,並逼他立下重誓,以後不再來犯。”耶律英搖搖頭道:“這樣太危險了,況且要在千軍萬馬中擒住他談何容易,蕭將軍神勇,忽必烈是知道的,恐怕他早已做好了防範。”蕭峰點頭道:“耶律兄說得有理,忽必烈此人甚是精明,他必定會有所防範。但我還是要去試一試,這是唯一的辦法。”耶律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