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頁)
色道:“那薛博厚能從外任一路到了陶安且如今升到了正四品,若是沒有幾分能耐,就憑他那個岳家能行嗎?雖說有妹夫的緣故在,但也說明了他也是有能耐的人。許是一時會想不通,若是多想想自然也會明白一二。”
說到這,趙成思又道:“兒子已經派人守在薛府那裡,若是沒有動靜,明日再送他一程就是了。”
趙老爺子聽到這笑罵一句,半晌後道:“也罷,咱們也只能如此。那丫頭也夠倔強,萬事不肯求人,這一次難得求上門,你這個做哥哥的總要盡心盡力才是。”
趙成思起身應道:“父親說得是,我也是素來疼愛妹妹的。本來以我的想法何不如讓妹妹一家來陶安,我們也能好照應……”
“這件事情別提了,你妹妹那婆婆還在呢。況且她那婆婆是極好的,只是……只能怪她命不好,女婿走得早。”趙老爺子嘆道。女兒的這門婚事還是他拍手定下的,起初妻子是不肯的,是自己一力主張……
趙元朗夾了幾筷子祖父愛吃的菜放到趙老爺子碗裡,才笑著說道:“祖父,咱們那小表妹別看年紀小師哥心裡有成算的,何況那薛家祖母健在。這一次母親也去了,咱們這邊只要在薛大人那裡加把勁。到時候幫著姑母完成所願,姑母定然會心裡感念祖父的。等以後空了些,咱們在去請了姑母她們來府裡住上一段日子……”
“是的祖父,到時候讓表妹和我住一個院子。”趙玉敏也跟著勸。
趙老爺子點點頭。
翌日的早朝,薛博厚主動請了趙成思下朝之後去酒樓喝酒。
等到了酒樓後,趙元朗看見薛和仁,微微一怔,很快反應過來兩人彷彿一見如故,說起這一次科考的事情。
趙元朗不遺餘力的把自己在這次科考上的想法和見解同薛和仁仔細說上一遍。
薛和仁因此頗為受用,後來也的確得了好處。(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七十九章端午(上)
)
第七十九章端午(上)
薛氏一族這一年的端午祭祀雖不是十年祭、百年祭那般重要,卻也是隔五之數。端午前幾日,整個老宅就開始忙活起來,不少族人從外面趕回來,一時沒有住處也是要住在老宅,這在以前都是有案例的。
三房薛倩的父母四老爺和妻子劉氏也在這幾日回來,還帶了禮來拜訪丁老夫人。薛寧覺得奇怪,聽母親說了之後才明白當日四老爺的婚事還是丁老夫人親自幫著搭線的,顧而如今甚是恩愛的兩個人對丁老夫人一直很尊敬。
老宅裡要來了人,自是有不少外人。薛瑤的父母一如既往地離開不開身,連她的兄長薛和康也沒有回來,倒是派了婆子回來謝罪,又帶了一箱子的銀子說是用於端午祭祀。如此一來,就算府裡有人有意見也漸漸消失了。然而二房只薛瑤一人不甚方便,薛婉邀了薛瑤一同住在芽町院,倒是解決了麻煩。
除此以外長房和三房也安排好空出來的院子,只是這問題到了四房這裡就有些為難了。以往四房沒有回來的時候,四房是住人最多的地方。如今四房守著孝,加上又沒有一個成年男子,但是族人又已經到了。
薛寧提議自己住的地方靠近閒聽居,祖母的壽華院又在閒聽居後面,不如就把後面剩下的後院圈了出來,開個門給那些族人住。只要日日夜夜的安排下人們在劃開的那條界限上巡邏,免得有人不小心誤入。
丁老夫人一聽可行,只是否決了薛寧一個人住。丁老夫人讓人把薛寧的院子封了起來,平日裡薛寧身邊的丁香和月季輪流在院子裡守著,而其他人跟著薛寧住到壽華院。薛寧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只是趙氏那裡,一老小仍然有些不放心,又怕有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不是沒有想過讓趙氏去住在壽華院,只是這祭祀族人相聚的時刻,不能出錯,當家主母就該住在正院才是。趙氏又不想丁老夫人搬來搬去,累了身子。
幸而這問題在端午節前一天五月初四的時候解決了。
看著風塵僕僕,一臉疲勞的岳氏,趙氏可謂是喜極而泣。趙氏不是不想孃家人,只是不放心丁老夫人一直守在身邊,武寧府又離陶安甚遠,一來一往耽擱就有個把月,顧而是許久沒有見,何況趙氏別看性子柔軟,對孃家的事情又偏是個性子倔強的。這麼多年除了趙元朗,岳氏這個嫂子是第二個見的孃家人。
“嫂子,你怎麼來了。”趙氏激動地拉著岳氏的手,又往她後頭看去。
岳氏瞭然笑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