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4 頁)
;閱讀佳作感悟有三:妙、妙、妙……
舉凡天下迷,非迷彼也,乃寄情於彼耶,此其一也;圍棋化入生活可取,生活化入圍棋可怕;玄妙的感悟,有豁然開朗的境界,此其二也;俗話說,工夫在詩外,先生現身說法也,其實博弈之博,本來就有博採眾長之說,而棋道同天道、近人道,我們棋迷也許比職業棋手更接近圍棋的本質。(特別是競技圍棋)。
另外,聶衛平之為聶衛平,吳清源之為吳清源,他們之博給我們展示了當代圍棋人博弈之寬度廣度;既然時代要求棋文化必須創造一個媲美體育圍棋的標高,我們當努力也。
問世間棋為何物
文/(南柯夢)
這是一副眾所周知的器具,這是一種喜聞樂見的遊戲,這是一門包羅永珍的學科,這是一項三足鼎立的競技。“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五霸之權,下有戰國之事”;“紋枰坐對,從容談兵,棋雖小道,品德最尊”;“勝固欣然,敗亦可喜”;“精其理者,大裨聖教”。不同視角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理念有不同的詮釋,不同作品有不同的寄寓,不同心境有不同的感悟。縱橫十九隨意拆解,三百六十任意翻新,兩幟捭闔天旋地轉,一燈明暗物是人非。圍棋,此前有些什麼解讀?黑白,今後又將如何演繹?
天地間的朋友們,大家好!從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品圍棋”。
何謂“棋”?《新華字典》說是“文娛用品名”。《新華字典》肯定是對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我想,我們可以“細說”或“戲說”一下。
“名”是名稱,這個很好理解,不用多說。“文”是文化。棋是不是文化?廢話。不是文化,哪來的棋文化一說?不是文化,又怎麼能進入學校課堂?只不過,此文化、該課堂已被圍棋、中國象棋、國際象棋等少數、資深的棋類大腕所壟斷,芸芸眾棋以及新新棋類很難分一杯羹了,這是一個值得玩味的現象。“娛”是娛樂,說得通俗或庸俗一點就是“玩”。但凡被稱做棋的,無一例外難逃被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