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辮子的,總覺越看越彆扭,劇情多引人也只有割愛轉檯了。
清代太近了騙不了人
演歷史劇夏桀商紂怎樣夔夔恣肆,西施玉環如何玉貌冰肌,因為
去古已遠,誰也沒看見過,自然也就沒法挑眼較真了,可是清代服裝發
型就不同啦。內地來臺以及本省花甲以上的老人現在活著的還很多,
當年男女老少是什麼樣的打扮,腦子裡多少還有沒能磨滅的印象,尤
其看到電視裡男人梳的辮子,離了大譜簡直完全走樣啦。不知道是哪
位師傅傳授的,所有電視劇裡男人梳的大辮,不是前額四鬢刀裁,就是
正額留個小發尖,甚至於電視劇裡的青年才俊,居然在頂門心分出一
綹來,編個小辮子,萬發歸宗再跟大辮子混合一起,這種髮型真是前所
未聞,今竟有之。請想頂門心梳小辮,不把頭髮掀了頂才怪呢!真虧
那位美容大師,是怎麼想出來這樣超時代的髮型。
林照雄可圈可點
7月12日偶然看到“中視”《春風秋雨未了情》臺語連續劇節目,劇
中林照雄飾演一位叫陳阿泰的所梳的一條油松大辮子,頸後既沒骺髫
真發,前額又剃成油光瓦亮的一個月亮門,可以說是目前所有電視劇
裡,最近事實的一條辮子。可是這種化裝必須本人先剃光頭,然後再
上頭套,林照雄為藝術而犧牲的精神毅力,實在可圈可點,比起一些又
要上節目賺鈔票,又要留著滋毛大頭的大牌可高明多了。
現在既然有了當年辮子的典型,希望各臺編導在可能範圍之內能
夠注意,讓那些奇形怪狀的大辮子,不再出現在熒光幕上,那我們觀眾
的眼睛就舒服多啦。
湯婆子的種種
湯婆子這個名詞,差不多有半個世紀沒聽人說過了,7月間《聯合
報》永珍版有一篇附照片淡水龜的文章,細看之下所謂水龜就是古人
所說的湯婆子。照片上的水龜式樣很新,大概是民國十幾年出品。
湯婆子是什麼年代的產物,現代已不可考,不過宋朝就有人使用
了。蘇東坡寫給楊君素信上說:“送暖腳銅罐一枚,每夜熱湯注滿,塞
其口,仍以布單衾裹之可以達旦不冷。”黃山谷詩:“千元買腳婆,夜裡
睡天明。”所以湯婆子又叫“腳婆”,當時也有人叫“湯媼”、“暖足瓶”的,
總之,依照上面說法,湯婆子在宋代已經很流行是可以確定的了。
當年在長江一帶,隆冬雖然不是朔風刺膚,但半夜歸臥,衾褥冱
寒,往往徹夜兩腳不能溫暖。有一個湯婆子焙煨下股,或是暖玉在抱,
自然一覺酣然,適體舒暢。北方冬早,一般人家至遲9月中旬大半都
升起爐子或是燒上熱炕,滿室如春,自然不需要什麼湯婆子來熨腳暖
被啦。不過豪門巨室,一些富貴人家仍舊是睡床而不睡炕的,又免不
了使用錫或銅做成的湯壺取暖溫足,所以無論南北姑娘出閣,湯婆子
都是嫁妝中不可缺少的恩物呢!銅玉錫器店做的湯婆子先是用木頭
做的塞子護套口,可是偶一不慎,被褥容易沾溼。後來進步到橡皮口
螺旋塞,不管湯婆子在被筒裡怎樣翻騰,熱水仍不會弄溼被褥。橡皮
水袋本來是醫療器材,熱敷灌開水,冷敷放冰塊用的,不知哪一位高明
之士,把它注入滾水,當手爐腳爐來使用。
民國十二三年筆者初到上海,朋友請看鄭玉秋、王無恐演的文明
戲,戲園子裡前五排坐的都是豪門豔姬、北里名葩,每個人手裡都捧著
一個熱水袋,嫣紅奼紫,大小各異。每個熱水袋又都用五顏六色的絲
巾綢帕裹著,案目們奔前霆後忙著換裝熱水的鏡頭真是令人嘆為觀
止。您再到南京東路新新、先施、永安三大公司櫥窗看一看,整間櫥窗
擺滿各種不同顏色的大的小的熱水袋,並且分透明與不透明兩種龍紋
鳳彩,可稱目迷五色,不知買哪一種好呢!
彼時行銷中國的橡皮水袋,多半是英國一家廠商供應的,突然一
年之間銷往中國的皮水袋增加了若干萬打,而且訂貨單仍然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