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照此推想狐身長度必定是出號的火狐,才能夠用。火狐紅潤堅重,金
縷閃爍,正配綠林大豪的身份。有人說當年北平城郊的四霸天各有一
件珍奇的皮襖,可是誰也不願意穿出來亮相,可能言者有據,諒非虛
假。
“沙狐”又叫草狐。生於長城各口子,如古北口、冷口砂礫地帶的
叫沙狐,生於西北草原的叫草狐。這種狐皮算是最普通的狐皮統子
了,唯一的好處是壓風,平素在口裡口外趕火車拉駱駝的朋友,遇到連
環旋風騾馬駱駝就地一臥槽,他們跟著把草狐大襖沒頭沒臉往身上一
裹,也往牲口堆裡一臥,任憑風怎麼刮。風一停歇,他們站起身來,揮
揮沙土,立刻上路,準保毫髮無傷。
狐的種類繁多不算,狐身上用來做皮衣地方也各有名堂。頭部叫
“狐頭”,腿部叫“狐腿”,並且有順腿倒腿之分,更有前腿後腿之別。狐
昀肩臂交接地方叫“腋”,特別柔軟,也就是《史記》上所說:“千羊之皮,
不如一狐之腋。”可見自古以來,狐腋之裘已經非常名貴了。“狐脊子”
這種狐皮取自狐的脊背,毛頭不厚,可是製出統子來特別輕暖。民國
二十年筆者在大同,當地趙鎮守使的公子在買賣場買了一件灰狐脊皮
統子孝敬老太爺,酒席筵前趙鎮守使一看樂得連喝三飯碗黃酒。據說
他們當地鄉風,凡是兒子能買件狐脊子孝敬上人,就表示這家出了一
位孝子,而且是事業有成、飛黃騰達啦。狐身上最貴重的是脖子底下
一塊叫“狐嗉子”,這是狐身上最輕暖的毛皮了。從前家裡如有狐嗉子
一定先盡老年人穿,年歲未過花甲是不敢隨便亂穿的。
談到“貂”,連小學的學生都知道東三省三宗寶:人參、貂皮、烏拉
草。本來東北各省松江、合江、安東、吉林、嫩江、黑龍江山區都是產貂
地區,凡是越高冷酷寒的地方所產的貂皮越好越能保溫。最大的貂身
長也超不過三尺,前後腿不平衡,前腿短後腿長,尾毛像狐狸毛粗而
長。東北南邊的安東省產的貂毛根略帶灰白色,獵人叫它“草貂”。吉
林黑龍江更冷地區的貂毛根泛紫名為“紫貂”,毛頭細軟厚密輕暖保
溫,比草貂的價錢約高一倍還多。
獵人捕貂費時費工是一種專門行業,東北土話叫他們“逮老貂
的”。每年一交霜降,獵人牽著獵犬,駕著雪橇,馱著冬糧禦寒用具結
伴入山,先搭好了木屋,然後分頭踩道。東北早寒,此刻千巖萬壑都是
落葉瀰漫,一片枯黃,貂鼠雖不冬眠,可是趁著瑞雪尚未封山的時候,
在茂草枯葉之間追奔逐北,尋覓食物。獵人探出貂鼠不時出沒的地
方,一一做好暗圮,然後設下弩弓套索各式各樣的陷阱。有經驗的獵
戶此刻全部按兵不動,因為貂性機警,雖然住在枯木巖洞樹窟裡頭,可
是並無長久居住固定的巢穴,一下驚著它們,立刻遠揚不歸。何況天
未大冷,皮毛還不夠稠密,他f『J術語叫狩貂。到了冬至大寒,雪深盈
尺,深山溫度均在零下四五十度左右,此刻的貂鼠一個個吃得又肥又
壯,不但底絨厚密,油水正足,按著雪痕爪跡,加以捉捕,人人都能飽載
而歸。有人說捕貂有用苦肉計的,方法是捕貂的先吃少許信石(砒
霜),然後脫去上衣赤身躺在貂鼠出沒的雪地上,貂性仁慈,看見之後
必定跑來趴在人身上送暖,獵人乘機就把貂捕獲了。筆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