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西鶴年同仁堂
一三百年的老中藥鋪
早在北伐成功南北統一的時候,北平協和醫院的醫療技術高明,
機械新穎,在東南亞已經首屆一指,也可以說在國際間也堪稱聲華卓
著的r。不過北平是由元到清歷代帝都,所在地人民習於崇古篤舊,
雖然全國各省市遇有疑難重症的病人,紛紛到北平協和醫院請求檢查
救治,可是當時北平形成新舊合參,中西並進的狀況。列為譽滿平津
的四大名醫施今墨、蕭龍友、孔伯華、楊浩如,每天從早到午門診簡直
看不完,下午出馬,甚至忙到午夜還沒吃晚飯呢!
中醫整天忙個不停,北平城裡城外一百幾十家中藥鋪家家自然也
就生意興隆,財源滾滾而來了,就是最不景氣年月,也沒聽說哪家中藥
鋪停止營業關門大吉的。有一位業中人說:“中藥裡所用原材料都是
用上百斤的大秤買進,再用小戥子論錢算分賣出,如果規規矩矩安分
守己做生意而不賺錢,那簡直是太沒有天理啦。”如果細細琢磨這位先
生所說的幾句話,確實頗有道理。
北平每條大街上都是中藥鋪,把它們分析起來,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種是祖傳秘方,專治某種病的特效藥。例如莊氏獨角蓮膏藥,專治
無名腫毒,拔毒化膿,去腐生肌。馬應龍眼藥,專治風眼火眼,鞏膜生
翳,虹彩內障,迎風流淚。回春堂八寶牛黃鎮驚散,專治小兒急慢驚
風,口眼歪斜,四肢抽搐。……這些祖傳秘方的藥鋪所在多有,一時也
說之不完,數之不盡(當年北平有名的西醫首善醫院的院長方石珊說
過,他從海外學成回國,掛牌行醫,對於那些中醫秘方特效藥,雖不鄙
視,但內心總不相信有什麼絕大效果。有一次一個到他醫院求治的幼
童,已經昏迷抽搐不停,他認為送醫太遲已經無可挽救,人家只好死馬
當活馬醫,回家去立刻灌下重量小兒鎮驚散,居然止搐復甦,救回一條
小命。另一位患痔漏病人,膽小暈針又怕開刀痛苦,始終挨蹭不敢開
刀,結果,人傳秘方大量擦敷馬應龍眼藥,痔核果然無痛脫落。那些不
可思議的中藥真令人不能不由衷佩服)。一種是按照醫生處方專門給
人配湯藥飲片的(從前曹錕任大總統時,總統府正醫官曹元參給入看
病處方,喜歡用植物鮮葉,如鮮枇把葉、鮮石斛葉等等,一般藥鋪平素
根本就沒有預備,就是有也無法大量供應。只有東四牌樓有一家萬春
堂藥鋪,人家說是曹元參的御用藥鋪,有用盆栽,有用畦培,在後院開
闢一座藥圃,專門栽植種中藥所需藥類植物),一種是以丸散膏丹為
主,兼配飲片的藥鋪。這類藥鋪在北平佔絕大多數,可是歷史最悠久,
信用最可靠要數西鶴年堂跟同仁堂啦。
據北平藥業公會會董郭萬年說:“北平最古老的藥鋪要數西鶴年
跟琪卉堂了,西鶴年的招牌,是嚴分宜(嵩)寫的,琪齊堂的招牌是海汝
賢(瑞)寫的。一個是嘉靖年間,一個是正德年間,彼此相去不遠。可
是嚴分宜父子惡名早著,因為戲劇渲染婦孺鹹知,而海汝賢的直言切
諫似乎尚未殫竭忠悃,為人樂道,所以海大人給琪卉堂寫的牌匾才沒
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呢!”
西鶴年堂開設在宣武門外菜市口,五間門臉,窗牖敷金,簷檻藻
麗,氣派輝煌,一字長櫃檯,漆得烏黑閃亮。奇怪的是西首臺面,有五
寸大小一塊木頭,經過多少次的油漆,始終隱現血痕。據說是清代有
名打家劫舍的梟匪康小八,被官府緝獲後,綁赴菜市口(清朝菜市口是
處決犯人的刑場)凌遲處死。劊子手一開膛看見康小八的心房比常人
大近一倍,一刀割下,就含在口內,等行刑完畢,就直奔西鶴年堂了。
到櫃檯一張嘴,就把含在嘴裡的人心,吐在櫃檯上了。結果這顆特大
號人心,由西鶴年堂用高價收買了,所以櫃檯上有塊血跡,不但擦洗不
掉,就是髹漆刷色,依舊血斑宛然。凡是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