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第3/4 頁)
都是各部大臣,他立刻明白了怎麼回事,思忖片刻便開口說道:“各位大人,只要不是要緊的軍國大事,還請暫時回去。剛剛秀春館來報王貴妃忽然昏了過去,皇上聞訊大雷霆,所以命咱家帶史院判先去診治,不多時便要親自過去,只怕沒功夫接見各位。”
見張謙拱了拱手就帶著太醫院院判史權匆匆離去,各部的堂官大佬頓時面面相覷,旋即便一同打道回府。若是換成其他嬪妃,他們自然會要勸諫皇帝不可因美色廢朝政,但既然是王貴妃……天子如今愈暴躁,即便是他們這些外臣,也隱隱聽說王貴妃婉轉規勸著皇帝少脾氣。倘若這位貴妃真有個三長兩短,天下還有誰敢勸皇帝?
儘管是兵部武庫司員外郎,但張越知道自己只是掛一個銜,平素並不貿貿然插手部務,但每日不論早晚,他總會往兵部走一趟,這一日也當然不例外。
兵部乃是典型的八字衙門,內中套著好幾個院子。堂官和屬官議事及接見往來各處辦事官的是大堂,高大軒敞,四司則是佔據了大堂左右的四個小院,再加上存放案檔地架閣庫和冊房,從裡到外足足上百間屋子。張越從甬道繞過大堂,便來到了尚書平日辦公理事的便堂。現兵部尚書方賓神色鬱郁,他照例呈報完今日之事,便準備先行退下。然而他還沒走到門口,方賓卻是忽然出口叫住了他,沉吟再三卻吐出一句不著邊際地話。
“你這些天忙裡忙外奔前走後,也辛苦了,今日無事,你早些回去吧。”
儘管頂頭上司了話,但張越思量再三,還是決定回本司去看一看。畢竟,大明的皇帝最喜歡用勤勉兩個字要求官員,這種小差錯讓人逮著實在是不划算。一路來到了本司,看見武選司郎中柴車正在和武庫司郎中錢雲說些什麼,他便止了步。不多時,兩人便說完了話,柴車轉身就走,看
也只是淡淡打了個招呼,並不多話。
兩人一個是武選司,一個是武庫司,只是點頭之緣的同僚,張越知道對方出身清貧脾氣刻板,對此也不以為意,遂上前見過了本司主官錢雲。如今乃是年中,武庫司最忙的一件事讓張越接了過去忙活,錢雲和其他下屬不免悠閒了起來。但如今這年頭官員悠閒卻不是什麼好事,因此錢雲眼見得比自己小了二十幾歲的張越偏能常常覲見天顏,心中自是不痛快。
“今兒個是八月十五,你難得有了閒,不早些回去,居然有空回武庫司?”
今天是八月十五?張越一愣之下方才想到了這一茬,總算是明白方賓為什麼會有那一說。雖然錢雲這話說得很有些尖酸,他卻無心和對方一般計較,當下也不提方賓讓自己早點回去的事,便笑道:“多虧了錢大人提醒,否則我還真不記得今天是什麼日子。既然是中秋,其他同僚可是回去了?”
“託了你的福,這些天武庫司閒得很,我一會兒就吩咐大夥兒都回去。”見張越並不著惱,錢雲頓時覺得沒意思,隨即懶懶地說,“既然今天你回來了,就進來大夥兒一塊坐坐。前幾天趙王府還來人問過,說是常山護衛的兵器大多老朽不堪,是不是該換了。你既然在忙京營和軍器局那一頭,我就暫時擱下了此事,回頭你問問方尚書究竟是什麼章程。”
自打京營京衛一撥撥換裝,張越便聽到了不少風聲,此時聽錢雲提到趙王的常山護衛,他並不覺得奇怪。跟著錢雲進了本司直房,又和幾個員外郎以及主事說了一些話,不多時果然尚書方賓就使了人來吩咐散衙回家。
看著兩手空空地一眾同僚,張越不禁在心中嗟嘆。
中秋節也算是一大節日,朝廷就連一點賞賜都沒有,甚至連月餅都看不到一隻?
兵部衙門對著正在營造地皇城右長安門,即便今日號稱早散衙,仍舊已經是酉時,日頭也漸漸偏西了。由於俸祿微薄,員外郎以下的官員大多數都是步行,坐車騎馬地官員並不多,甚至還有幾個騎驢的。因此,看到張越和兩個小廝會合上了馬,不少人都竊竊私語了起來。然而,聖眷這種無影無蹤地東西尚且能夠期盼異日的機緣,出身又豈是羨慕就有用地?
“我差點都忘了今兒個是中秋,你們倆常在外頭走,可知道北京什麼地方月餅最好?”
連生和連虎沒料到張越上馬之後第一句話就問這個,頓時愣了一愣。向來比哥哥機靈的連虎連忙搶先說道:“少爺要說這個,我倒記得東大街上新開了一家糕點鋪子,名叫千味。雖說鋪子小,但小的上次買過一次東西,糕點倒是做得倒是用心。咱們家裡頭的廚房就有糕點師傅,買東西不過為了圖個新鮮,不如上那兒去?”
張越讚賞地看了一眼這個機靈的傢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