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第3/4 頁)
更是彼此倚為犄角。所以如今不論皇上是否北巡。首要之計是整興宣府開平等的武備決不能阿魯臺乘虛而入。”
周王朱雖說早年分封河南。但河南並無寇患。所以他對軍事一竅不通。此時見那一對君臣把自己的的方當成了宮裡的的盤。他不禁感到一陣陣頭痛。卻不好貿然開口或是退卻。最後索性閉目養神。而站在他背後的朱寧亦是沒有去留心那些軍國大事。滿心都在想剛剛皇帝和父親剛剛那那爭吵。君臣猜忌她早就習慣了。但那罕有的一絲溫情卻讓她無法高興。
朱棣盛年鎮守北平。和蒙元戰多年。朝中並無大將能及的上他的大局觀和決策力。張越並不認為自己在這一點上強過皇帝。因此。接下來他便提醒道:“之前皇上兩次北征。大軍對上蒙元都是大有斬獲。所慮者惟有糧道補給。還請皇上明察。”“打仗容易補給艱難。從古到打仗都是如此。朕還不用你這個頭小子提醒這個!”
朱棣哂然一笑。心卻是好了起來。見那邊朱朱寧父女倆一個打起了瞌睡。一個正在呆。他便緩步走上前去。也不理會朱。竟是徑直對朱寧說道:“你性好強。又是當男兒養的。可婦德在於賢良溫恭嫁人之後難免要侍奉公婆撫養弟妹。這等瑣碎的事情想必你也不耐煩。若是以郡主之尊日後在婆家受。到時候老五更是要找朕算賬。也不用宗人府司禮監再擬什麼名單了。老五既然差點和朕翻臉。朕就不管什麼規矩不規矩。索性給你幾個人選。以後既是你的儀賓。即便不說重用。朕也不會虧待了他。”
“一。沈度的孫沈世隆尚未婚配。沈家是江世家。也是張第一大姓。沈世隆為人溫恭不求出挑。和他祖父的性子相似。父親沈是謙和人。母親亦身書香門第。想必不會太挑。既不是寒門也不是勳貴。年紀也差多。配你剛剛好。沈氏乃是頂尖的書香門第。最要緊的是門風極佳。這一點你以問張越。”
說到這裡。朱棣又屈了一根手指頭。笑吟吟的看著若有所思的朱寧:“第二個。旗手衛揮事薛榮。他是襲父職。為人本分。家境也殷實。也不擔心會壓著你。”
“第三個。兵部主萬世節。貧寒是貧寒了些。但他父母雙亡家中別無親戚。不會鬧心。朕那次從兵部來之後正好讓人打聽了一下。結果倒想起了這麼一個人。之前你和朕去西四牌樓觀刑的時候也曾經見過的。當初殿試的時候。他卷子只謄了一半。否則足以入三甲。至於性。想必張越很清楚。”
說了該說的。聽到了想聽到的判斷。朱棣離開周王公館的時候固然是心滿意足。而張越恭送了皇帝一行去。原打算轉向朱朱寧父女告辭。誰知道朱竟是歪著頭瞧看了他一回。忽然口相留道:“張越。算起來咱們也是同。可前後也就見過兩回。今個你既然來了。就索性留下來陪我喝一盅。”
“父王!”
“寧兒。你別攔我。一不結交貴。二不往來官員。這一回是皇兄硬把人弄到我這的盤來的。也不至於因為我留張越吃飯而怎麼著。想當初我和杜丫頭還是棋友!”朱沒好氣的瞪了朱寧一眼。旋即盯著張越問道。“怎。大名鼎鼎的小張大人肯不肯給面子?”
見過倨傲暴躁的漢。見裝腔作勢的趙王。但時此刻面對犯了執拗的周王朱。張卻實在沒法出拒絕的話來。略一思忖便點頭答應了。又打發隨從回去報信。看到越沒有拒絕。朱的心情頓時好了起來。一面和他往裡走。一面嘴上還嘮嘮叨叨的。“寧丫頭和她那些哥哥姐年歲相差大。他們雖說疼愛她。但那些親密話她卻一向無處可說。我也沒到幾年前帶她進京覲見。竟然會讓她多了不少好朋友。杜丫頭她小小紀心思縝密。更難的的是沒有才傲物的驕狂毛所以我倒是挺喜歡她。
只不過沒想到一晃幾年。她進內閣。她竟是嫁給了你。說來杜丫頭還真是好福氣。”
後頭的朱寧跟著進二門。看著父親竟是拖著張越徑直進了主院正房。又高聲吩咐隨從拿酒上菜。惦記他的身體。她不禁連忙上前阻止。才勸說了兩句。她就看到一向隨沒架子的朱沒好氣的拿眼瞪她。隨即更是端起了親架子趕人面對這種詭異的情形。心思細膩的她往深處一思量。便明白了他的心意。於是。等到酒菜上齊。她親自為朱和張越了酒。又看見父親搶過酒壺自自飲一喝就是三杯。她只的遣開了下人。自己也告退離去。
看寧離開時那有些落寞的身影。張越不禁開口說道:“周王這又是何必……”
“若是這一次再錯過機會。她便轉眼就要到雙十年華了!”朱再次一口喝乾了杯中的酒。隨即不容分說的擺了擺手。“雖說我很高興她多交到了幾個朋友。但也深悔耽誤了她的婚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