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不過三十萬六千餘畝,算上大山溝裡開墾的私田和豪強地主家瞞下的隱田,全縣田畝不超過三十五萬畝。在乾隆中葉這個滿清王朝皇權的巔峰時期,魯山縣竟然還能瞞下一成多的土地,陳鳴也不知道該如何判斷了。說這是滿清末路的徵兆?見識不廣,更不高深的陳鳴在這點上沒有發言權。但是整個魯山縣最上等的水田只有一萬三千畝。全部在昭平湖邊,人人肉眼可見。陳家能在其中佔據四百畝地,也就可見陳氏在魯山的地位了。
有這樣的家勢家產,如此的富貴,21世紀辛苦打拼多年月薪還不滿六千大洋的陳鳴是拒絕不了的。人都是貪圖安逸、貪圖享受的。如果他不知道歷史,不知道百年後中國的恥辱史,這樣安安靜靜的享受一輩子富貴也是很不錯的事情。
陳家還有自己的瓷窯,汝州千年以前就是瓷器的生產重地。現在是沒落了,可陳鳴知道骨瓷的配方啊,讓陳家的工匠照著配方去做,總能搞出來的。這東西在陳鳴認知裡,應該有一定的市場的。未嘗不能一鳴驚人!
而且他還知道怎麼土法上高爐,大鍊鋼鐵的,雖然也是嘴炮的功夫,全是奇點給他點開的天賦,但魯山這地方陳鳴是知道的,前世他在漯河【河南】工作,漯河離魯山很近,這裡屬於平頂山!魯山這個地方是有煤也有鐵,而陳鳴原有的記憶也映證了這一點。
陳家在魯山西北方的山區裡就開有兩個小礦,一家挖煤,一家挖鐵礦石,距離並不遠。同時明面上陳家還開著一家小煤礦。在陳氏真正的老家——土門西邊的小南溝,陳家的鍊鐵廠和打鐵鋪子就都在那裡。那是陳家真正意義上的老巢。
整個小南溝一百來戶原住民,80%都姓陳。所以打陳鳴的爺爺那時起,辦鐵鋪開私礦,地方就放在了小南溝這個陳家人放心的老根據地裡。
陳家從外頭拿私鹽,透過自身的關係打通與山溝溝裡那些村寨,甚至在官衙冊子上根本就沒記載的村寨,用食鹽、布匹、糧食等人生活所必需品,來跟這些村寨換鐵料、皮毛、藥材,再把這些所得向外運轉去,甚至一部分自身能夠吃下的鐵料在鐵匠鋪子裡轉了一轉,出來的就是價值倍增的菜刀、剪子、鐵鍋、鐮刀、鏟子等等。一來一往陳家獲利不下五倍!即使上下打點分潤一番後,陳家也能賺的盆滿瓢滿。
陳鳴有自信讓陳家在自己手裡變得更加興旺,對了,他還知道煉玻璃。
所以,安安穩穩的生活,陳鳴自認為會過的很舒坦的。要是陳崗這個大哥能考中舉人,再接著考中進士,縱然會影響到陳鳴在陳氏的地位,陳家在魯山卻更穩當了。這樣的生活對於陳鳴這樣來自後世的**絲來講,是很有吸引力的。
不過一輩子跪在地上給人當奴才,陳鳴品品,也怪不是滋味的。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現在陳家還是他老爹陳惠在當家做主,陳鳴想的再嗨,也是白日做夢。走一步看一步,想幹什麼事兒,手上至少要有實力。他是一個很實際的人!
所以,陳鳴不會忘了歷史,他要改變全中國的命運,這是最低的底線!但也不會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現在他要做的,就是一點點積累力量!
ps:新書上傳,各位書友多多支援。求收藏,求推薦,求一切支援!
第二章 辮子戲真他麼的假
七公,不是洪七公。這是陳鳴的叔祖,也就是叔爺爺。要是按照前世陳鳴老家的習俗,他就直接稱呼這位為七爺。但現在是滿清,宗族規矩大著呢。
陳惠固然是整個陳家的族長,但面對長輩也要客客氣氣,陳鳴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抹乾淨嘴趕來的陳鳴很恭敬的給七公見禮,嘴上還說著:“見過七叔祖。”
七公今天來當然是表示慰問的,陳鳴的安危直接關係到整個陳家的穩定。若不是陳鳴他那便宜大哥兩個月前就去開封了,他肯定也是要到家裡走一趟的。
今年是陳崗第二次下場,秋闈——鄉試,也就是考舉人。陳崗老早就帶著書童去開封了。
如果今年他能得中,明年——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春闈,他就可以嘗試著去摘取科舉考場上最耀眼的明珠了。而陳鳴的便宜大嫂,已經懷有身孕,老太太從土門趕來縣城前就做了吩咐,不用去了。
陳家現在運轉一切正常,七公進城,別看大老早的就登門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天不亮就起身了呢,實際上這位陳鳴的七叔祖在城外有個院子,就是專門做進城時落腳用的。比如每年的年節這段,總不能一到城裡就住陳鳴家吧!
手頭又不是沒錢!
陳家是中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