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部分(第2/4 頁)
止使用阿片過量而中毒過量的下場當然是死啦,那就是西方世界的萬能良藥。這也是現如今阿片在英國的主流使用方式。就算是現在,在大量的英國工人階級家庭中,阿片酊依舊是家中常備的良藥,無論是發燒感冒,頭疼腦熱,嘔吐腹瀉,失眠多夢,全都靠它。而給嬰兒吃,是最尋常的做法。因為工人階級比較窮,又沒有正規的醫療途徑,迫於生計又不敢誤班,通常都是自己給自己診斷,當然診斷結果就是不管什麼病來點阿片酊就好了。
而華人的到來,還有相當一部分八旗子弟的到來,讓英國的阿片市場生起了新的變化。吸食鴉片,跟服用鴉片酊相比,完全脫離了醫學價值而純為精神享受,所以它多少是不道德的。對於英國的中上階層的人來說,在煙館“吃煙”是一件挺見不得人的事情。
但是呢,這裡有個但是人都是有好奇心和叛逆心的,越不讓玩兒的越好玩!
到現在,這一塊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集吃喝玩樂、購物、商業、金融等多種因素於一體的繁華地帶。
失意的人可以在這裡排遣心中的鬱結,得意的人可以在這裡顯示自己的情趣,在英國旅居的華人可以在這裡找到一點兒家鄉的影子,縱然它很朦朧縹緲,追求新潮的情侶可以在這裡體會異國風情的浪漫,就連那些收入一般般的人也能在這裡的流鶯和煙館身上找到自己的樂趣。
特別是現在時候,臨近年節了,整個唐人街是張燈結綵,披紅掛綠,還不時的有公開的雜技、馬戲和娛樂表演。
陳漢就要臨到的帝位之交了,那就像是一支鋪天蓋地的大手,籠罩著全世界所有華人生活的地方。
每一個華人都在懷念他們即將離去的老皇帝,那是將中國從滿清的愚昧統治中拯救出來的英雄,是讓中國再次威凜天下的偉大帝王,千千萬萬的中國人都視他們的皇帝陛下為心目中的至高神佛。
在這熱鬧的街道上,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兩張並不引人注目的東方面孔正順著人群漫無目的的閒逛著,其中年長一些的那個約莫有二十五六,而年輕的那位看上去不過二十出頭。
可這倆人並不是普通的遊客或職員,他們是附近一家華人學校的老師。年長的那位叫李壽,年輕的那個叫張瑋,今年剛剛二十一歲。但已經拿到了國子監大學教育學院的畢業證書了。
隨著在歐華人數量的增多,建立華人學校就是勢在必行的事兒了,畢竟社會環境是有著很強大的同化力的。眼下的中國不是阿片戰爭後的東亞病夫,那些居住在海外的華人當然會教自己兒子漢語,讓他們以母國為榮。但當地如果沒有華人學校,這些孩子想要接受教育就只能去當地的學校上學,接受純正的西方教育,這難免就會有同化。陳鳴是一個香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倫敦的華人學校早在二十五年前就正式建立了,迄今為止一共建成了七所,一所高中,兩所初中,四所小學。
接受中國文教部和英國樞密院教育委員會的雙重領導,之所以這麼說的原因是,這七所學校的老師80%都是由中國文教部提供,每年中國政府還會對這七所學校進行撥款,其用意並非單純的維持七所學校的開辦、存在,更大方面的作用是給當地華人的適齡兒童一個進入學校學習的機會。
再加上眼下英國的教育環境是很落後的。現在的英國可沒什麼義務教育,半個世紀前的英國成人識字率只有15%,民眾讀寫能力的提高主要是依賴於民間和信仰團體或是個人開展的慈善學校活動和星期日學校活動。很多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的小孩甚至都會出現想上學而不得的糟糕局面。
倫敦城內沒上過學和不識字的孩子,遍地都是。陳漢的如此舉動,具體的說是陳鳴的如此舉動,那就是在歐洲人面前樹立起中國高大的國家形象之餘,還要讓那些幼年或者是自出生日起就生活在海外的華人下一代人,牢牢記住自己的文化、文明,記住自己的語言,記住自己是中國人!
現如今倫敦的華人數量超過了三萬人,適齡入學兒童超過四千人,適齡兒童的男女入學率高達90%以上,十二歲以下的幼兒入學率100%,這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數字。
當然,這也跟陳漢提倡的義務教育有關,國家的義務教育也就負責到小學畢業。現在不是21世紀,陳漢也沒能力負擔得起全國初中階段的學生花費開銷,想要上初中,除了要考上之外,還要有足夠的經濟負擔能力。而高中就更別說了,他們是有資格報考國內的大學的。雖然這很不容易,但也比英國要強。
英國人這些年的議會里,不停有人叫嚷著擴大大學數量,但整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