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部分(第2/4 頁)
司政熙和安西三島,他們也是一樣,都離不開京都城的,這麼大的事情牽扯到了他們頭上,要是引起了民怨,他們都擔待不起。
五百多人的死傷啊,這裡頭十個有九個都是京都人,那身後就等於有幾百個家庭。揹負著幾百個家庭的仇恨,這樣的黑鍋他們可不願意背。
只是很顯然,山本武岡根本就不在乎那點傷亡。他在南洋,他在印度,他在美洲的時候,三五百死傷算個球啊?
山本武岡面無表情地聽著會議室內一干人的牢騷和推辭的話,他堅定的認為反對中日友誼,並且逼迫政府的人,那就都是暴徒!而既是暴徒,為什麼殺不得?
山本武岡的臉上直接就浮現出了一股冷笑。
大久保忠真沒這麼跋扈,他比山本武岡年長,幾十年的官場歷練讓他對眼前的局勢絲毫不覺得意外,都是精通人情世故的老狐狸,誰也不願意擔負起自己責任以外的責任。
如安西三島,要是可以用金錢來買斷今天會議的參與名額,十萬日元他都願意。
別看那鎮壓的命令是出自山本武岡和大久保忠真之口,但在外界人看來,那鐵血無情的命令是由這個會議室內的所有人共同決定的。
這個大大的黑鍋現在已經扣在了他們的背上。
所以,這個世界上如果有後悔藥,安西三島寧願去花十萬日元買來一顆,然後把自己弄得生病,最後派出一個家族代表過來。
現在他們更不會讓自己背上的黑鍋變得更大更厚了。
“山本將軍,這件事情,無論如何也要儘快報與江戶知曉!另外我聽聞將軍與上國駐日的使館官員多有往來,不知道將軍能否與使館方面聯絡聯絡,請他們高抬貴手?”大久保忠真並不是指望著中國不往國內傳訊息,而只是希望能寬鬆上一點時間,然後在情報敘述中再給他們偏向一點。
都不需要明顯的做出來,只要把一些‘事實’敘述的完整一些就可以了。
山本武岡自得的一笑,他跟中國有著很深厚的關係。雖然在日本軍政上,很是有一些人把他視為中國對日本權利的滲透,把他形容成日本的中國走狗,但山本武岡根本就不在乎。
他不是中國人的走狗,而是中國的日本朋友,別以為他是丟失了武士的尊嚴才爬上高位的,將軍的職位是他一場戰鬥接著一場戰鬥的拼出來的。他是一個日本人,而不是中國人。作為一個成年人,山本武岡有著自己的人生三觀。他是不會背叛自己的祖國的。
這一點在決定回日本的時候,山本武岡就已經想明白了。那些帶著有色眼鏡看他的日本人,都是些小肚雞腸的鼠輩,保不準在背後還深深地羨慕他身上那濃厚的中國色彩呢。
所以,山本武岡根本沒做任何遮掩,直截了當的在會議室裡面回答大久保忠真道:“大久保君請放心,在出兵之前,我已經聯絡了京都的中國領事館。”一切意思都在不言中了。大久保忠真聞言大喜。
……
這件事的傳遞速度和彙報確實如大久保忠真希望的那樣,延緩了一點時間,報告的敘述中也更傾向於京都政府。但它總還是傳到了陳鳴手裡的。
當權政府鐵血鎮壓遊行示威,打死打傷五百餘人,這新聞傳揚開來了的確不好看。任是哪裡的老百姓都會潛意識裡把矛頭指向當權政府。
就如英國爆發的彼得盧屠殺一樣,如果蓋子蓋的嚴實,這訊息是傳不到全世界的。道理很簡單,時代的約束和限制。這裡是19世紀初期,而不是資訊大爆炸的21世紀。
但是這一訊息被中國所掌控的媒體給大肆報道了起來,依然把英國政府釘在了恥辱柱上。
就如中國在歐洲或公開透明或陰暗私下裡,掌控著一些報社口舌,歐洲人在中國、日本、暹羅也一樣掌控著一些報紙雜誌。中國可以把彼得盧屠殺宣揚的舉世皆知,另外還添油加醋一番,讓英國人在東方世界的形象很大了一次折扣;那歐洲人也能把一盆接一盆的黑的跟墨汁一樣的汙水潑在日本人的頭上,然後再順帶著牽出中國。
這件事兒,陳漢這裡必須下手捂蓋子,另外在官面上也要同歐洲人做一下溝通。
當然,還有一個大前提。日本必須穩住。
“告訴德川家茂,這事兒要儘快處理,不要留下隱患。”
陳鳴把報告丟在几案上,這事兒他都不想管了。還是大西北更讓他牽腸掛肚。隨著時間的越發臨近,陳鳴並沒覺得權利對自己的誘惑力是多麼的巨大了,相反還是大西北的戰場。
那就如同放入熱油鍋裡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