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部分(第3/4 頁)
家人轉移出去了。
至於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這樣的貴族,他們現在的身份還沒有被臨時政府囚禁,趁亂逃出聖彼得堡,至少在某個隱蔽的地方躲藏起來,是一點也不難。
當然在把尼古拉二世藏起來之前,中方還要把一些事情給做上,這樣才會讓俄羅斯臨時政府相信中國人已經把尼古拉二世送出聖彼得堡了麼。
就在聖彼得堡熱鬧起來一兩個小時後,兩個中國人駕著一輛四輪馬車出現在了港口區附近,由城外路口進入了港區,並在路口接受了政府軍士兵的檢查。
從車上馬伕的護照來看,這輛馬車是屬於中國一家貿易公司的,這是一輛絕對的貨運馬車,貨物清單表明它運載的是都是黑麥。不少在俄羅斯的中國人都喜歡吃黑麵包,還說質地越粗糙,尤其具有粒狀麥麩的麵包越有營養。也是見鬼了。
這些港口區的臨時政府士兵經常看到中國人裝滿黑麥的車輛,並不覺得奇怪。不過今天的時間實在太晚了,而且車上蒙著帆布,看不清車上的貨物,出於謹慎,政府軍士兵還是掀開了帆布,拿槍上的刺刀在那滿滿一車燕麥中戳了戳,然後將手一揮,放行了。
那駕車的中國人忙將帆布再蓋上,然後上了馬車,吆喝一聲,駕著馬車繼續向前行去。轉眼就沒入了黑夜當中。
這個時候那車伕才大鬆了一口氣,把頭上的帽子取下來,額頭上已經浸出了一層薄汗。剛才接受政府軍士兵檢查的時候,他這頭上的冷汗就不由自主地滲了出來。
好險啊。俄國人沒有正兒八經的檢查,要不然這藏在燕麥堆裡的重機槍就露餡了。
那樣一來,他自己危險不說,這次掩護行動也算是失敗了一半了。
萬幸,萬幸啊。
一挺重機槍能擋得多少步槍?這可是港口區的接應行動裡唯一的重火力。剩下的就是炸彈和手槍了,還有幾支衝鋒槍。
而至於這一挺重機槍是從哪裡來的?那也很簡單,就是打政府軍裡撈來的。
俄軍的裝備是多種多樣的,除了他們自己生產的武器外,還有法國的火炮和奧匈帝國的輕機槍,德國的重機槍,以及英國人的軍艦等等。
只俄羅斯自己的軍工產業是根本跟不上時代潮流的。
俄羅斯的重機槍本來是水冷式的,最初的中國等國的重機槍都是水冷式的,可上次戰爭結束後沒幾年,氣冷式的重機槍就出現了。俄羅斯只憑自己的力量設計氣冷式重機槍,然後再生產裝備部隊,顯然動作太遲緩了。他們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買進,然後將彈藥口徑統一。
現在這一挺重機槍就是從聖彼得堡附近的俄軍軍火庫裡直接拿到的,只需要三千華元。另外還配帶五百發子彈。中方的線人只用了5000華元就拿到了一挺重機槍和足足一萬發子彈。
而等到他們這兒準備好了之後,港口區外圍就聽見了從西邊傳來的槍聲。
“不要愣著了,那幫俄國人已經動手了。咱們也趕緊跟上。現在,檢查自己的武器。”
整個計劃的目的就是讓臨時政府的人相信,中國人已經把尼古拉二世一家人送到了港口區了。那麼,自然的臨時政府就不會下大力氣在港口區以外的地方搜查了。
“噠噠噠……噠噠噠……”
就在一夥人被政府軍計程車兵壓著打的時候,那載貨四輪馬車上的重機槍終於吼叫起來。顫動的槍口噴著炙熱的火舌,子彈帶著尖利的呼嘯聲撲向它們的目標。
殘肢斷臂陪著哧濺的血花,槍彈做點之處,一片死傷狼藉。
“噠噠噠……噠噠噠……”
而就在此刻港口處的一艘中國輪船上,二十六歲的顧維鈞正滿臉陶醉的聆聽著遠處傳來的那激烈的槍聲,彷彿是坐在維也納的金色大廳欣賞著歐洲最最頂級的樂團演奏。
多麼美妙的聲音啊。
簡直是大自然對俄羅斯大使館這段子日裡勞心勞力最好的饋贈。
相信這一場‘大戰’之後,群龍無首的俄羅斯臨時政府就會把一道道目光緊盯在港口區了。
這並不是說俄羅斯人就沒有別的力氣了,但這些力氣他們是不會花費在港口區的。因為還有代總統那個高位在對他們虛席以待。
克倫斯基死不了的可能性很大,但他身負重傷也是不可否認的現實,這俄羅斯第三任代總統的寶位是白白的就晾在那裡呢。只要曉得尼古拉二世跑走了,聖彼得堡的人才不會力氣多了沒地方花呢。雖然他們都清楚尼古拉二世跑了之後極可能會給他們帶來極大地麻煩,但在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