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2/4 頁)
堂。
然後就是將軍府治下廢除了跪拜禮,民見官,下見上,拱手一鞠即可。就算是將軍府的大將軍也只在新年元旦這一天,才接受官僚們的拜賀。
將軍府的律法還廢除了連坐、誅族、滅門等等罪名。
……
劉松覺得這全是放屁,忽悠,盡是忽悠。別的都不說,皇帝每歲只取國入百中之一,陳家要真坐了天下,鬼才願意只取國庫的百中之一呢。等到陳氏皇族變得跟前明皇室一樣巨大的時候,百中之一,讓皇帝喝西北風麼?這全是忽悠,大忽悠。
這才到魯山幾日,劉松就很自然地把剛剛學會的新詞用到了吐槽上。可是劉之協的看法跟他的這位族叔完全不同。他覺得陳家真心的很難能可貴的,對比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皇族。如果天底下真的有這樣的皇帝當家做主,那是普天下百姓的幸福。
劉之協倒不是已打算跟著復漢軍混,不再回混元教去了。而是分心了,已經被影響了。他可是劉松的族侄,是劉松的親傳弟子,這樣的人如果在信徒中傳播起復漢軍那一套,影響力可是很巨大的。劉之協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劉松卻已經想到了。
興致沖沖的劉之協這麼高興地原因是他去復漢將軍府最高法院——大理寺,旁聽了一場審判。兩個工程建設期間貪墨的官員被判了死刑。
劉之協興奮極了,因為這對貪官之所以倒臺就是他們手下的一幫勞工,向法院的下屬機構御史臺告了狀,御史臺派人秘密探訪了幾日,接著迅速查封了工地的總賬冊,又將工地的中上層分別控制了起來,挨個審訊,很快的就搞清楚了那倆貪官的罪證。
對於劉之協來說,這可比看戲精彩、刺激、有衝擊力多了。
“這個蠢貨。絕對不能帶回去。”劉松心裡想的跟他表面上流露的笑意完全不同。劉之協在混元教的地位已經被他直接判了死刑。可憐劉之協還不知道。
“只要教裡的回信到了,楊樊二位教首又沒什麼異議,咱們與將軍府的聯絡就大功告成了。叔父是要立刻趕回陳州去的,時不我待啊。”劉松話說的活像自己多躊躇滿志一樣,“咱們與將軍府這邊的關係不能斷,我想留下一個人在這裡,維持我教與將軍府的聯絡。”
“之協啊,叔父思來想去,此來魯山眾人裡,能擔此重任者,唯你一人。你可願意?”
劉之協高興的就像吃了鮮桃的猴子,何嘗曉得自己敬重的族叔加師尊,心底裡已然將自己放棄了。他現在只為自己留在魯山高興呢。(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九章 劍指江南【求訂閱】
【感謝‘璐逸風’588打賞,5分鐘後還有第三章】
陳鳴急襲安慶城,黃正綱救援安慶不及,反攻安慶遇挫,隨後又被得到援軍支援的安慶復漢軍擊敗,不得已下退據桐城。陳鳴有了安慶做根據地後,放心大膽的攻略皖南,籌謀直逼南京,進攻江南。這一系列戰事所引發的舉動是全方位的。
比如山東的綠營,就有一部份改變了南下開封的行程,打臨清而下淮安。而閩浙和廣東的援軍也都在拼死向著江南挺進中。江南本身的兵馬,更不會再調動一兵一卒跑去河南了。
陳鳴破荊州、破武昌時候,復漢軍的威脅還跟天邊的浮雲一樣,‘可望而不可即’。但是現在的復漢軍卻真真實實的來到了江南邊上,兵鋒席捲皖南,直指江寧城。
而合該滿清倒黴,發於浙江,盛於江蘇、山東的割辮案經過了一個月的發酵,是越演越烈。倒不是有多少人真的被‘鬼’割掉了辮子,而是透過傳言一種影響力滲透進了千千萬萬百姓的心中。就像割辮案的傳言那樣,早從最初的勾財奪命變成了‘蒼天降意,滿清該亡’。這對江南人心民意的打擊很大。
原歷史時空中的割辮案,在沒有陳鳴和復漢軍的情況下,在滿清統治鐵打江山的時候,都能經過小半年的蔓延,從江南瀰漫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波及範圍之廣,令人咋舌。而現在這個時候中呢,陳鳴和他的復漢軍,還有他們背後的復漢將軍府,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這就是‘天意’。老天爺讓滿清倒黴。
現今江南一片風雨飄搖,民心動盪。士紳地主階級倒是還忠誠於滿清,隨著陳鳴領兵東進,兩江總督和江寧將軍多次示意地下的富豪士紳主動的捐獻錢糧。現如今整個江南沒誰不知道陳鳴的隊伍,就是以捐獻多寡給士紳地主商賈論罪的。
但揚州的鹽商和蘇杭、松江的商賈,還是陸陸續續為滿清籌措了六七百萬兩銀子,以及超過三十萬擔的糧米。這些人真真個個富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