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邊沙山迅速滑下,一瞬間映亮鏡子般平滑的水面,將水邊乾枯的蘆葦叢鍍成金黃……”
他似有所悟,但那所悟是飄渺的,遊離于思維之外,再要追尋已杳無痕跡。他後來在筆記裡寫道:“玄奘回來了,找到了他所要尋找的。我回來了,卻依然沒有找到我所要尋找的……”
從敦煌返回後,他準備穿越難於上青天的蜀道,繼續遊歷西南。但在蘭州,他收到父親去世的電報。
在李道銘遊歷各地時,一個日本名作家芥川龍之介也在遊歷中國,並且寫下《中國遊記》,那本書成為日本人瞭解中國的捷徑。在《中國遊記》裡提到一位日本人,將上海當作故鄉,但是死後遺囑卻是:“我的骨灰,無論如何都要葬在日本……”
芥川很讚賞這樣的態度,但李道銘的父親顯然持不同觀點,他死後葬在上海的虹橋公墓,墓碑上刻的也是他到中國後新取的名字。
李道銘雖然依舊想不出父親為什麼想做一箇中國人,但也不去想那些。他的同父異母的日本兄弟們,已經將父親的產業瓜分一空。他也開始為生計奔波。
李道銘離開日本人圈子,只有惠子夫人等少數幾個朋友知道他的身世。他並不是刻意隱瞞自己的日本血統,因為已經有許多日本人和中國人通婚,而且也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他只是覺得,一旦說出日本血統,就會被當作日本人,就要循規蹈矩。中國人有中國人的規矩,日本人有日本人的規矩。他寧願選擇一種國籍未明的身份,這讓他能不受國界和民族的狹義禁錮,讓他感到自由。 。 想看書來
第三章 閒情,李道銘身世(6)
他交遊廣泛,而且坦誠相待,在朋友間留下“熱腸俠義”的好口碑。他縱情聲色,但不淫狎,沒有將女人當成玩物,和那些*古人一樣,是去欣賞她們的美。
“八一三”抗戰後,李道銘離開上海到桂林。看過了蒼茫戈壁巍峨高山後,他沉浸在桂林的青山秀水間。
他拍了許多古代的城牆建築照片,秦長城,漢長安,遺憾的是那些地方多半成為荒蕪的廢墟。
他為失去的美好的東西而傷心,那曾經是他夢中的國度,而如今,一切不堪回首月明中。這一點,他和芥川的心情是一樣的,他們想做一個古代的中國人。而那些認為芥川過於狂妄的中國文人,似乎很難理解一個日本人挑剔的眼光。
“這是個禮崩樂壞的時代,”他在筆記裡寫道,“我們離孔子已有兩千年,而且越來越遠……”
2 隱情,周緣的秘密
香港戰火一起,著實讓劉隱樵擔驚受怕一回。想那彈丸之地,如何經得住炮火的蹂躪?偏偏香港淪陷後,劉莉莉又斷了訊息。劉隱樵追問朋友,也都是自身難保的,哪裡還顧得上別人?只得聽天由命,燒香拜佛祈求平安。
再得到訊息時,劉莉莉已經在回家路上,電報也是從路上發過來的。劉隱樵看著電報,眼淚都要流下來的樣子。漂了一年,若不是香港淪陷,不知道她什麼時候才會回來。
顧媽一整天都在收拾劉莉莉的房間,劉隱樵也時不時溜進去看看,掛什麼帳子,擺什麼枕頭,鋪什麼床單,都要過問。誰都知道,劉隱樵一直記掛著這個女兒,只是嘴裡不肯承認。這一年多,他經常到這個房間裡看看,但是空空的房間死氣沉沉的,讓他心裡不是滋味。只有書桌上一張女兒的照片顯得有點生氣。照片裡的人微微皺著眉,笑得很勉強,從懂事以後,總是鬱鬱寡歡的樣子,沒有露出真心的笑容。
劉莉莉要回來,最緊張的就是彩雲。她在樓裡上下走動,心裡卻是忐忑不安。
“我要不要先回避一下?”她小心地問劉隱樵。
“不要緊的。”
“那……我怎麼稱呼她呢?”彩雲還是覺得不放心。
“就叫她的小名莉莉好了。”劉隱樵隨口說,似乎有些不把這當一回事。
顧媽也有些擔心,當彩雲向她打聽劉莉莉的習慣愛好時,有意無意地提起小姐的脾氣:平日還好說,若見了父親另尋新歡,是一哭二鬧三上吊的。
“我到底以什麼身份見你女兒啊?”彩雲嚇一跳,再去追問劉隱樵。
“這個……”他想了想說,“一起吃過晚飯再說吧。”
彩雲和劉隱樵早有了魚水之歡,只是沒有公開關係。
在彩雲十八歲生日那天,劉隱樵送了一個碧玉手鐲給她。她都記不得自己的生日,偏偏他還記在心裡。那碧玉手鐲不顯山不露水,很收斂的顏色,卻是價值不菲的。
彩雲在房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