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4/4 頁)
,心思可精明呢,要我說,姨媽竟老老實實把安家嬸子和楊奶奶的話細細告訴了,大爺自有分辨。”
蔣玉菡聽了張媒婆關於兩家的話,半日方問道:“這安秀才是哪個?”
他雖是一介戲子,但經秦雋、琳琅、徒垣陶冶教育,自有一股端嚴之致,張媒婆不敢撒謊,忙笑道:“安秀才十八歲就中了秀才,是村裡最年輕的秀才,和村裡莊稼人打扮不同,愛穿讀書人的袍子,模樣兒也周正,面板很有些白。”
蔣玉菡淡淡一笑,他是何等精明的人,就昨兒一晚上的時間,早從趙雲那裡將村裡的人物是非打聽得一清二楚了,自然也知道這位安秀才,遂問道:“他能上山打獵不能?”
張媒婆一愣,不解他的意思,只好笑道:“自然不能。”
只聽蔣玉菡又問道:“那他可會耕田種地?”
張媒婆心底愈加疑惑起來,笑道:“自然不會。安秀才是讀書人,讀書是要緊事,見天兒地和同窗做功課,哪能耕田種地做這些粗俗活計,玷辱了秀才的尊貴!”
蔣玉菡輕笑道:“百無一用是書生,既沒有養家餬口的本事,如何供養我姐姐?”
世人看重讀書人,張媒婆心裡也是十分敬畏,只得笑道:“讀書上進,等中了舉人、進士,自然就好起來了。養家餬口,自然有他父母。”
蔣玉菡冷笑道:“天下學子何其多,考到老都沒考上的老翁好多著呢,他怎麼就肯定自己在下次秋闈春闈一定及第?自己尚靠父母養活,如何就看不起莊稼人了?若沒人種地,他吃什麼喝什麼?還是等我姐姐嫁過去用我姐姐的嫁妝養家餬口再叫我姐姐孝敬翁姑做牛做馬?呸!我最看不慣這樣的假斯文,統共不過讀了幾本書,倒覺得比別人高貴起來,竟如此唐突我姐姐!將來一旦功成名就,紅顏未老恩先斷,還能不嫌棄我姐姐是丫頭出身?”
036章:
倒不是蔣玉菡看不起斯文,事實上他極羨慕敬重那些讀書明理輔國治民的人,只是他在京城裡見慣了許多家境貧寒的讀書人白髮蒼蒼了仍舊考不上舉人進士在金榜之下痛哭流涕的情景,最終只得迴轉家鄉教書、寫信度日。
開科取士何等艱難,三年一次,無數學子爭奪三甲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