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因此而生,種種冤情罪行,因此而造。甚至貽臭萬年,流毒四海,都是這利己的念頭所生出的禍害。
這名村婦卻能剋制自己的私心,和她相比,很多讀講學的儒士都會顯出愧色啊。
所以閻羅王對她以禮相待又有什麼奇怪的!”鄭蘇仙向來有心計,聽到之後警覺的有所醒悟。鄭蘇仙還說:這個老婦沒來以前,有一個穿著朝服的官員昂然入殿,自稱生前為官清廉,所到之處只喝一杯水而已,所以如今死了也無愧於鬼神。閻羅王微笑著譏諷他說:“設立官員是為了治理人民,哪怕官階低下到譬如管理驛站車馬迎送的驛丞,負責閘門啟閉儲洩的閘官,也都是出自各方面的考量和他們可以起到的作用,才設定這些官職。如果不要錢就是好官,那放置個木偶在公堂上,連水都不喝,豈不是比你更強嗎?”官員聽了又辨解到:“我雖然沒有什麼功績,可也沒什麼罪行。”閻羅王說:“你一生處處謀求自保,某案件某案件閻羅王列舉,但鄭蘇仙不知道是哪些,為了躲避嫌疑而不發表意見,難道不是對不起百姓嗎?某事某事同上,厭畏煩重而不去實施,難道不是對不起國家嗎?國家每三年要對官員進行政績考核是為了什麼?不作為就是有罪。”官員聽了之後非常惶恐不安,起初的鋒芒之氣頓時消減。閻羅王緩緩回顧笑著說:“只是看不慣你開始上殿時的盛氣罷了。平心而論,要是三四等的好官,來生還不至於失去做官的運格。”說完便催促著命人立即把這名官員送去轉輪王那裡。從這倆件事可以知道,儘管人的心思幽暗隱密,但鬼神可以窺知,雖然是賢者的一念之私,也不免被責備。詩經上說即使是在自己屋子裡的一舉一動也會被鬼神覺知,真的是這樣啊!
“相爾在室”出自出自《詩經?大雅?抑》,整句話是“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
無曰不顯,莫予雲覯;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057章:
黛玉離開榮國府南下回鄉後,榮國府似乎也忽然暗淡了幾分。
缺少了林妹妹的紅樓十二釵會演繹出怎樣的故事,琳琅亦不知道。
別人倒還罷了,唯有寶玉整日怏怏不樂,打不起精神來,便是襲人晴雯等人百般逗他玩樂,他亦不理,只在心裡盤算著過些日子便叫祖母再去接黛玉回來。
香菱扶著琳琅上車,放下簾子,忽道:“人人都說寶玉是不能結交的,果然也有道理。”
琳琅不解,問道:“怎麼如此說?”
香菱道:“他只顧著自己的心思,卻從來沒想過別人如何。就好比林姑娘,寶玉只道這裡是好的,卻不知江南之於林姑娘那才是家,那才是好的。林姑娘回去,有家有業,有父親兄弟,不必受人閒言碎語,何等逍遙自在?偏就他看不透!”
琳琅看著她美麗晶瑩的臉龐,忽然笑道:“他不過是喜聚不喜散罷了。你不必羨慕林姑娘能與親人團聚。依我看,你十之□便是甄家的英蓮姑娘。”
香菱身形一頓,隨即苦笑道:“雖說我滿心期盼,可仍舊難以置信有這等好事。我又怕訊息傳來,我竟不是,又或者我是,但老母已經不在,豈非空歡喜一場?”
琳琅搖頭道:“怎會是空歡喜一場?縱是不在了,你也知道你是有名有姓的。”
香菱想了想,含淚點頭稱是。
過了一會子,琳琅問道:“你在我兄弟那裡如何?”
香菱臉上流露出三分溫柔四分感激五分美麗的神色,笑道:“大爺是極和氣的人,從不隨意打罵我,還許我進出房打掃,我平時除了做些針線鞋襪荷包衣裳,便跟趙嬸燒火做飯,我從小也是常幹活的,並不生疏,大爺還說我做的好吃呢!”
說到這裡,不免感恩戴德,道:“若不是遇到奶奶,我哪裡有這樣平靜的日子?雖說薛家有百萬之富,吃穿都比一般官宦人家還好,待我也和氣,可哪有這樣自在?”
琳琅含笑道:“既這麼著,我也放心了。”
她攜著黛玉所增之籍筆墨回家後,略逗留了幾日,採買各色絲線繡花針,又將素日在孃家穿戴的衣裳收拾出來,七八成都要帶回去,又留了一些給香菱。一切收拾妥當,方踏雪來跟賈母和王夫人辭行,這一回,怕是一年半載再難回來了。
王夫人倒很不捨,嘆道:“雖然去了西山大營回來不易,可若得閒了,也記得回來。”
琳琅點頭應下。
一時鳳姐來回說去探視秦氏,王夫人問道:“小蓉媳婦還沒見起色?”
鳳姐嘆道:“看她的光景,雖未甚添病,可那臉上身上的肉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