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劇聽聽曲,時常用睡覺來打發無味我時間,儘量讓一個人的日子過得快些。
我不知道是哪一天,當我剛睡起來把頭探到五樓的窗外時,發現樹葉全部綠了,桃花也開得無比燦爛。我才換上短袖的衣服,去下面吹吹風。五·一假期在樹葉變綠後也隨之結束了。
隨後的一段時間裡,我坐在課堂的最後一排,硬是死等下課的鈴的響聲,偶然被老師提醒做筆記。自己好像沒有以前那麼靈敏了,痴呆了不少,不知道這是不是所謂的“什麼什麼綜合症”。我想找個合適的定義,翻閱《醫學心理學》還是沒有找到。
習慣浸在北京的夜色裡,看模糊的目光,穿越那些裝了地燈的街道也在一段時間裡成為我無事可做後的一部分。我把走路當成一種兼職來做,做很長很長時間的路,還要帶上一包煙。看到有什麼尷尬的事,我習慣用左手拿出煙,右手點燃然後吸一口,再猛吸一口。吐出的煙要儘量少,然後再用食指和中指夾著煙繼續走。
五
不知是自己在潛意識裡能嗅到大都市的氣味或是對這種氣息很熟悉或是討厭,分不清自己這種情緒。
早晨,我起得很早,在校園裡散走,陣陣風拂過我的鼻尖,那種愜意讓我渾身很興奮。那裡面夾雜著許多分不清的味道,好像是從夜間的最北邊開始起風,吹到這裡時已經是早晨了。我沉迷在風的味道里,思量並分析這風的內容:有長途汽車經過幾夜行駛帶來的異鄉柏油馬路味,有昨夜人們在床上時身體分泌的汗味,有各種事物散發的即將腐爛的味道。。。。。。
考試從來不作弊的我,這學期的試到現在還掛著兩課。英語的學習一直很平常,趕上了就上,趕不上就算是沒有緣分吧。習慣了看到兩個地域的文學(我自作主張分成兩個地域),那就是報刊亭和圖書館,報刊亭除消遣的雜誌外還有“80後文學”與“青春文學”,有很多的雜誌。比如《那時花開》、《花溪》、《萌芽》、《80後》、《布老虎青春文學》,而圖書館裡有《人民文學》、《散文》等。像《讀者》、《格言》、《知音》、《愛人》、《青年文摘》、《十說月報》這些書在兩個地方都有,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報刊亭和圖書館將現今我文學給分開了。
()免費電子書下載
一個很要好的哥們過生日,為了我,他要的禮物都是書。那次我收到了不少現在很難買到的書:那多《煮三國》、蔣峰《維以不永傷》、小飯《我的禿頭老師》、蔡駿的《荒村公寓》、何員外《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戀》,盡然還有人送給大學生蔣方舟的《正在發育》,讓人有種返老還童的快感。除此之外還有劉東陽的《擇校生》、邊金陽的《時光魔琴》、水格《隔著柵欄的愛情》。還有一本羅蘭·巴特的《寫作的零度》和杜拉斯的《寫作》,讓我喜出望外,高興了好幾個禮拜。還有一個女生送了一本《情人》,是上海譯文出版社的杜拉斯的書。我想這女生跟我哥們之間的關係肯定不一般,我得考證考證怎麼以前沒有聽他提起呢?
這時在少年作家裡有個叫彭揚的作者很受大學前輩們看好。他的作品的確比其他的一些作者有歷史的厚重性和人性的厚度。但我還是喜歡蔣峰的那種純粹的小說。雖然他的書只賣到五萬多冊,但我一直支援他。不知道他在廣州的馬路上是不是還在為一個本科文憑勞心費神。
記得剛來學校那會兒,班裡有個女生長得像“新概念”一等的藤洋,還有一個男生很像劉東陽,我那時真高興,以為我和這些才子才女們到一個班了,可後來哪知道,他們只是長得像而已,並不是本人。
第二章 逝 <;6…8>;
六
在這個再向右一步就到河北的中國七流大學裡,我時常在睡醒後望外望,站在最高處。那天我聽到有個女孩潑婦一般地哭,我很好奇地把眼睛的座標系移到她身上。
看她長得也不難看,我剛開始的厭惡心裡一下子轉變到了同情心理。由此可能推斷我其實是個見色忘友之徒,不過我沒有試過我面對朋友和女友時我會選擇哪個,我真是不願有一天這樣選擇的場面在我的眼前出現。
我看到她蹲在一個男生的面前大聲地哭,好像她娘死了一般。而那個男生揚長而去,她又追在後面哭。我設想了很多場景:
場景1:因為男生另有新歡,女生髮現了,但阻止不了,只能拿出看家本領,大聲地哭。讓男生回心轉意,而男生心意已決,決定棄她而去。
場景2:女生不小心出軌,只為滿足自己的慾望,一夜情後被現任男友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