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頁)
法”,也不虞有他了,武震興奮地想到:“師弟還是師弟,沒變過啊!”武震是知道“翠嵐劍法”的,本來高老者想一併傳授給他。他卻說貪多嚼不爛,於是便沒有學。而這“翠嵐劍法”集古劍派劍法之大成。共有九九八十一式,取那“九九”之數,意在招數有盡之時,而劍意無盡。如此繁雜的劍法,武震一見之下便提不起興趣,皆因在他看來,若是劍招過多,他練習的時間也要很長,像緘言道人教導一般,一招劍招起碼要練上十餘日,直到不假思索使出來才算練成。武震本來就要練習御劍訣,哪裡肯另外花費時間?自然是不肯學了。
好在令狐恆天資聰穎,這等繁雜的劍招,他居然化繁為簡,硬是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記住了所有的劍招,並只用了兩個月便使得有模有樣,只是還未登大雅之堂,不過夾雜在劍招之中用出一兩招最熟悉的卻也不是問題。
其實,聰明人不管做什麼事,都會想著簡單的方法,用最簡單的方法去解決最困難的問題。而心思愚鈍之人,則不會轉彎,按部就班地解決問題,所以效率遠遠低下。但練劍一途卻因人而異,天資是天生的,無法改變的,如何去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練劍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像令狐恆,他的記性好,天資好,自然能學更多的劍法;而武震天資平庸,所以便練習一些力所能及的劍法,卻也能化朽木為神奇,平凡如“古劍十三式”都能克敵制勝。所以說,劍法一道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因人而異。緘言道人十分清楚,所以他的教導方法也是因人而異,才造就了這兩個天資迥異,卻各放異彩的弟子來,實乃名師也!
嗚呼!世人皆知,名師少之又少,這很多時候是他們不知道,師父只是領進門而已,修行在各人。而如何指導各人的修行,卻不是每一個師父能做到的。唯有緘言道人,雖然沉默寡言,說的卻無一不是金石之言,所教徒弟的方法皆是因人而異,才能有武震與令狐恆之今日!
若是按令狐恆那般跳躍的性子,換了一個師父,恐怕早就反下山門去了,哪裡會這般尊師重道?別看令狐恆口上一口一個“老道士”,其實在他心目中,緘言道人的分量並不下於神運算元杜晟!
緘言道人不知何時走開了,唯有留下兩個勤奮的弟子,在月色朦朧中揮劍起舞,絲絲劍氣迴盪在青竹林……
翌日清晨,令狐恆在一晚的修煉靈力中醒了過來,收功之後,神清氣爽地走出了竹屋。早就起床的武震正在弄早飯,而緘言道人一大早不知道去了何處,竹屋內早已經空空如也。
見到令狐恆起了身,武震說道:“師弟,師父叫我們吃過早飯直接去大殿,不要等他了。”
令狐恆愕然,說道:“老道士出去了?”
武震說道:“師父天還沒亮就出去了,好像是有什麼急事一樣。”
令狐恆也沒在意,只是淡淡地“哦”了一聲。兩人齊心合力地弄了頓早飯,期間歡聲笑語,兩師兄弟好似親兄弟一般。用過早飯後,把竹屋輕輕掩上門扉,便一同御劍上了高空,往大殿方向去了。
此時的古劍派好似趕上了盛大的節日,御劍聲,破空聲,笑語聲,聲聲不絕。尤以大殿前為甚,人聲鼎沸,好像一時間回到了四十年前,那個如日中天的古劍派。
令狐恆和武震一同走進了大殿。彷彿是天生的焦點一般,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降低了說話聲。武震有些害怕,低聲問道:“師弟。怎麼好像所有人都看著我們?”
令狐恆偷笑道:“不是看著我,而是看著你!”
武震有些愣住了:“為什麼?難道我的臉上又有東西嗎?”武震因為整天都要悶在廚房一陣子,難免會沾上一些黑黑的鍋底,不過顯然這次他猜錯了。
令狐恆笑著解釋道:“你在比試大會上大出風頭,所有人都羨慕你,又懼怕你,所以才會看到你就停止說話了。”
武震撓了撓後腦。說道:“我只是盡力去切磋而已啊?”
令狐恆看得出來,武震在經歷了那麼多場的戰鬥,現在的修為已經穩步在元嬰後期了。這相對於那些自詡天資聰穎的“天才”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諷刺!
就在所有人都低聲議論,時不時還指指點點的時候,門外弟子驚呼:“掌門來了!”
這一聲呼喊。好似傳染病一樣。不多時,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而一個身穿黑色金邊道袍的老道帶領著一干長老魚貫而入,穿過人群中讓開的道路,一路來到三清祖師的塑像前,才轉過身來。令狐恆發現,楊知霜也如同他剛剛入派時一樣,跟在古劍派掌門楊先仰的身邊。令狐恆驚喜地看著她,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