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滿山紫檀映佛心(第1/2 頁)
當介紹到這裡之後,慧靜老和尚已經知道了司凡一定是有信心的,這可是佛祖庇佑的地方。一定有其中的因緣。
所以他就漸漸的靜下心看著司凡的介紹。不過第一個介紹的居然不是寺廟的山門,而是這寺廟的纜車。
沒錯,這裡是有纜車的,給遊客使用,遊客可沒那個閒心爬這麼高的山,他們想要見到的是寺廟,找到佛祖用不太虔誠的心膜拜一番,順便拍照留念,之後就會離開。
所以纜車站就是第一個能看到的地方。不過這是在後山,一個斜坡上架起來的纜車站,上面的纜車和普通的山上纜車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多了佛教的塗裝罷了。
這沒什麼可說的,接下來就是廟門,學名山門,也叫三門。
至於為什麼叫三門,據說是代表入我門來,乃入空門,無相門,無作門,得解脫道,故謂三門。
山門一般為廡殿式的,山門是一個隱形的小殿堂,俗呼山門殿。有殿自然有神,這裡塑兩尊像叫“密跡金剛”,二金剛身穿鎧甲,持金剛杵,金剛怒目,給道場把著門。又傳左邊金剛張嘴發“啊”音,右邊金剛閉唇呼“吽”音,後來這事兒傳著傳著就成了一個發“哼”音,一個發“哈”音。
進了山門頭層殿,是天王殿,正對山門,在寺院的中軸線上。雖然叫天王殿,但天王不是主角,天王殿裡一般有六位。
正對山門是彌勒佛,也可以叫彌勒菩薩,因為怹已經被授記了,現在是菩薩職稱,預備役佛。天王殿裡的彌勒佛基本是僧像,也就是大肚布袋和尚。
這可不是寺廟中的那尊彌勒佛,因為裡面的那尊是已經得到的三世佛。
同是彌勒佛,但是卻不是同一個佛像和故事。
彌勒、韋陀居中,四大天王,一邊兩位站牆根。分別是東方持國南增長,西方廣目北多聞。
東方持國天王多羅吒,白色,拿琵琶;南方增長天王毗琉璃,青色,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毗留博叉,紅色,持蛇,或繩;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綠色,持傘。
天王殿和山門殿之間的頭道院,有鐘鼓樓,進門左為鼓樓,右為鈡樓。一個小小的“法物流通處”設在前院。規模不是巨大的寺院。
佛教行齋的規矩倒是有的,飯前儀軌或施食,看寺院,看時候,可行可不行。但不準高聲語這個規矩是統一的。還有一個就是寺院吃飯總要有一個召集令,有的寺院會有專門的僧人敲梆子滿寺院走予以通知,還有的寺院會敲掛在五觀堂外的魚梆或雲板。所謂魚梆就是那木頭雕刻的一個飛魚,所謂飛魚即龍頭魚身。十方叢林魚頭朝山門,子孫廟魚尾朝山門
過了前院進中院,中院的核心建築就是大雄寶殿了。所謂大雄乃稱讚釋迦之威德。
這裡供奉的是三身佛,中,法身佛毗盧遮那;左,報身佛盧舍那;右,化身佛釋迦牟尼。
整個寺廟的形制就是如此,但是如果說有什麼額外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三世佛的特殊的道場了。
其他的寺廟他們只是在大雄寶殿供奉,但是這裡有他們的專屬道場。
大雷音寺,其中釋迦牟尼正在中間,極樂世界當然就是阿彌陀佛了,至於彌勒佛,當然在自己的道場。
這三尊佛才是真正的讓人震撼的。
特別是當所有的建築都是印度紫檀雕刻的而成,甚至幾乎沒有縫隙,這時候慧靜才真正的震撼。他仔細的看著那道場中的釋迦牟尼佛,心中只剩下崇拜之情。
釋迦牟尼並不是他的本名,而是一種尊稱。意思是“釋迦族聖者”。
“釋迦”是他所屬部落的名字,有“能”、“勇”之意;
“牟尼”是當時對出家修行成就者的稱謂,作“文”、“寂靜”等,是聖者之德,
“釋迦牟尼”漢譯又作“能仁寂默”。一般也稱為“釋尊”或“佛陀”。
當介紹到這裡之後,慧靜老和尚已經知道了司凡一定是有信心的,這可是佛祖庇佑的地方。一定有其中的因緣。
所以他就漸漸的靜下心看著司凡的介紹。不過第一個介紹的居然不是寺廟的山門,而是這寺廟的纜車。
沒錯,這裡是有纜車的,給遊客使用,遊客可沒那個閒心爬這麼高的山,他們想要見到的是寺廟,找到佛祖用不太虔誠的心膜拜一番,順便拍照留念,之後就會離開。
所以纜車站就是第一個能看到的地方。不過這是在後山,一個斜坡上架起來的纜車站,上面的纜車和普通的山上纜車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多了佛教的塗裝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