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大嶺村(第1/3 頁)
市化肥廠雖然得了四百噸的訂單,但廠長的臉色並不好看,價格一下低了這麼多,但成本卻不是說降就能一下子降下去的,按照他們往常的產量,兩個月三百噸是比較正常的,這多出來的一百噸,就要安排工人加班加點生產,這光是加班費就不少了,真是做得越多反而虧得越多啊!
孫友梅見數量少了一小半,一顆提得高高的心也放下來了不少,但六百噸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啊,好不容易熬到簽完合同出來,她終於忍不住了:“張隊長,這批貨你究竟是怎麼打算的?我們村那個小化肥廠,一個月的生產能力也就一百二十噸,能做到一百五十噸就不錯了,兩個月三百噸,還差整整一半呢!”
張天亮笑著說:“那咱們就拿出學大寨的勁頭,日以繼夜地奮戰啊,回去以後,咱就重新安排生產,一天三班倒,日夜不停地開工,一個月生產個兩百噸不成問題吧!”
“好,就算是這樣,那也還差兩百噸的缺口呢!就算你要擴大規模,買新裝置也來不及了呀!”
張天亮笑得更開心了:“這不還有大嶺村嘛!”
“切,指望他們,那還不如去找剛才來參加投標會的其他廠子呢,對了,隊長,要不要找他們幫幫忙,我早上跟他們都要了聯絡方式來著。”
張天亮搖搖頭:“不用,我這回啊,就跟大嶺村的老楊磕上了。”
大嶺村趙曉明知道,就在香坪壩隔壁,也是個窮得一家幾兄弟只有一條出門褲子的窮山溝,而且跟香坪壩還不怎麼對付,好像祖上曾經因為爭奪灌溉的水源而打過架來著,後來香坪壩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可大嶺村還是那麼窮,兩個村裡的人的關係就更惡劣了。
大嶺村的人造謠香坪壩走資|本|主|義道路,香坪壩的人就說大嶺村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總之兩個村的人都不通嫁娶,在集上遇見了也都要擰轉頭互相不說話的。
“這事又和大嶺村有什麼關係呀?”趙曉明好奇地問道。
對於她的問題,張天亮一向是很有耐心解答的。
其實張天亮一早就覺得,要想發展家鄉的經濟,僅僅他們香坪壩有了發展,那是不夠的,一來地方不夠大,二來人手也不足,遠遠不能適應發展的需求。
因此他的想法是,把整個三江鄉聯合起來,做大做強,發展一個大三江集體經濟。
張天亮把這個想法跟公社林書記提過,林書記也認為想法不錯,但是他們以前吃過集體統籌經濟的虧,現在好不容易分田到戶,看到一點希望了,集體決定不插手各個生產隊各自的發展,讓張天亮自己去跟各個生產隊商量,讓他們自己決定要走哪一條路。
張天亮原本以為這事不難,畢竟他們村的發展有目共睹,香坪壩村民的富裕是整個三江鄉,甚至整個金山縣都是首屈一指的,他就不信別人就不想也過上這樣的好生活。
沒想到一個個生產隊談下來,卻讓他失望了,有的是不想攬事,覺得這樣把田都分下去了,大夥各幹各的,人均收入水平明顯可以看得到提高,生產隊長當得安安穩穩的,不願意再去折騰。
也有的根本就不相信張天亮的資|本|主|義道路可以一直走下去,說不定哪一天國|家政|策一變,這些全都要被推翻了,還是老老實實地隨大流比較好。
總之都是持觀望態度的多。
大嶺村剛換了一個生產隊長,也是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叫楊正松,張天亮瞧著他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人,便放下兩個村子的成見親自去找他,想要說服他一起幹。
可這楊正松也太有志氣了,他是想幹,但並不想跟香坪壩合作,而是自己幹。
所以,大嶺村也跟在香坪壩的屁股後頭,上馬了一個化肥廠。
但是大嶺村的情況跟香坪壩不一樣,經過了分田到戶,大嶺村的人心都散了,大家都只想著自己家裡的一畝三分地,並不把村裡的化肥廠當成自己的家業,這幹勁首先就不一樣了。
再加上大嶺村化肥廠的技術力量也要差上一些,生產出來的化肥質量不夠好,銷路打不開,只能是不死不活地勉強維持著,急得楊正松白天吃不好、晚上睡不著,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張天亮就是想趁這個機會,把大嶺村作為突破口,首先收攏到他的大集體經濟中來。
反正這是唯一能救他們那個小破化肥廠的機會了,他就不信楊正松到現在還想不通這一點。
許多大道理趙曉明雖然不太懂,她只知道她家男人現在想要做的是一份十分偉大的事業,有夢想的男人真的好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