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2/4 頁)
何其廣也?東夷族居於南隅,應該是在大江的入海處。在南方有條大江,江水清澈,是從我的故鄉流出的。那條大江的水比這條黃河的水量大多了!而且江河並沒有交匯的地方。東夷族即便是海神的信徒,也不太可能到大河來作祟。這是我的看法!大河之所以氾濫成災,可能和這流經地方的土質有關係。”
“南方的大江我知道,但是,你能說他們沒有垂涎我族的沃土?文命,你足跡遍及大江大河,對治水又有心得,我想請你擔負起責任,讓天下那氾濫的洪水都回到大海。如果你能成功,那就是天下蒼生的大恩人,也是我姬俊的大恩人。”高辛對彭磊的判斷不予評論。
“這……我族之財力……人力也是個問題。”彭磊嘆道。
“我已經昭告天下,只要文命所需,不管是人還是物,各族必須傾力而為。”
“如此……,我一定極盡全力!”
根本不需要廢話,姬俊也沒有和彭磊多說廢話,連一口老酒也沒有。也不是高辛帝不通人情,實在是這水患太急人了!今年的這雨,雖然是斷斷續續,雖然是雨量比去年的小,但是積水成潭,點滴積起來,總量也不小了。去年圍水的堤壩早就崩塌,所以今年的水勢,看上去比去年還要大一點。
真的是要爭分奪秒!這大水多留一日,天下就可能多出幾百餓死的人。
從高辛帝的宮殿裡出來,彭磊的心裡也是很迷糊的:這段情節在傳說中也有,只不過是大禹治水,和大禹交易做的大名鼎鼎的舜帝。媽的,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別人看來是千難萬險的大工程,到彭磊的手上卻是極其簡單,只不過花費一點人力和時間而已。老白在天上飛上一圈,彭磊就將大河流域的地形大概地弄明白了,他所要做的就是分派人手開溝挖渠、築堤固壩。那氾濫的洪水該引的引,改堵的堵,他彭磊要做的就是親臨現場,告訴人家該如何做。當然,為了鼓舞士氣,樹立形象,偶爾他也會親自鏟幾下土。
就是這些個活,彭磊也是夠忙的!畢竟這個年代還沒有網際網路,沒有承包商,沒有工程圖紙。大河流域實在是太廣了,每一個施工點都要他親自指點,有的地方還必須他請“神仙”幫忙,所以彭磊還真是有點像那個傳說中的大禹,忙得連家門都沒時間進。
當然,彭磊不是大禹,他不進家門也只是白天。不管離家有多遠,有老白在身邊,只要不是事情緊急,彭磊是堅持回塗山族的那個幽谷睡覺的。臨睡前泡一個熱水澡,這已經成了習慣。他在外面隨身攜帶有一個帳篷,每晚都有老魘在帳篷外守著,有誰能知道帳篷是空的?
說書人常說: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許多事情確實是在同時發生的,只不過講述的人不能同時說。彭磊並沒有在高辛大城停留,甚至也沒有想辦法見他的情人一面。對高辛帝他是有些愧疚的。常儀也是高辛的老婆,她不是也懷孕了嗎?可是姜原卻懷了他彭磊的孩子。此刻的姜原不知道是不是在後悔?
另外一個原因,高辛大城實在是非常的簡陋,根本就沒法和他彭磊的魚鳧城相比。據說原先的大城還是很豪華的,城裡的建築也是宏偉,城市還有夯土的城牆。不過原先的大城在大河邊,地勢低窪,在去年是重災區,至今還泡在大水裡。這新城是臨時的,一切都因陋就簡,只求安身。即便是高辛帝的宮殿,也只是許多茅屋連成的一所大房子,實在是寒酸。不要說是和魚鳧城相比,就近而言,比彭磊新建的陽邑也是差了許多。
貴為帝君,雖然條件艱苦,但是獨立的辦公室還是有的。接見彭磊的是議事廳,高辛帝在旁邊還有專門處理公務的所在。那日送走彭磊之後,高辛帝姬俊就把他自己關在辦公室裡,連大巫師姬元都沒有相陪。
天色已經微黑。高辛帝的辦公室是一棟土坯木頂房,雖然比普通的民房要寬敞,高度也高上不少,四周還開著許多的窗戶,但是每一扇窗戶都半掩著,房子的四周還有姬元大巫師佈置下的結界,所以從外看,窗戶裡透出的火光也是微弱如星光,屋裡人的聲音更是不可能被外面的人聽見。
高辛帝不要任何人陪他辦公,但是屋裡卻不是他一個人。
這間緊鄰議事大廳的辦公室大概也有二三十個平方,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大房子了。向南方有單獨的開門,門兩旁是兩排推窗;屋裡正對大門的是一個土炕,炕上鋪著葦蓆;炕前是一個火塘,架著原木的支架,不過現在只有火塘上燃著照明的松木。
高辛帝並沒有因為得到彭磊這樣的治水人才而高興,臉上的期待和笑意在送走了彭磊之後就全部褪掉了。盤腿坐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